•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圣天门口

    圣天门口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中国大陆2012

    主演:段奕宏 / 宋佳 / 黄志忠 / 袁文康 / 柯蓝 / 刘立伟 / 练练 / 程枫 / 张志坚 / 王庆祥 / 黄品沅 / 焦俊艳 / 公磊 / 裴兴雷 / 甘露 / 徐璐 / 陈楚翰 / 马小宁 / 陶海 / 王静 / 陈小妹 / 涂凌 / 阚清子 / 陈良 

    导演:张黎 / 刘淼淼 

    猜你喜欢

     剧照

    圣天门口 剧照 NO.1圣天门口 剧照 NO.2圣天门口 剧照 NO.3圣天门口 剧照 NO.4圣天门口 剧照 NO.5圣天门口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大别山区的天门口镇。镇上有雪杭两大家族,但这两家却有世代冤仇。为给雪家抹黑,杭九枫(段奕宏 饰)私通雪家遭弃的儿媳阿彩(宋佳 饰),本来为寻私仇,但九枫竟被阿彩的刚烈性情所感染,两人迸发出真爱火花。不久,革命的风暴席卷而至,雪家日渐衰败,阿彩与九枫双双参加了红军,但此时的阿彩却拒绝了九枫,因几代的世仇恩怨还一时不能从阿彩脑海中完全抹去。连年的战争让他们历经了无数生死的考验,战火硝烟中,他们时有聚散,但都不提那件心知肚明的往事,只是内心默默守望着。一晃全国解放了,阿彩独自去了省城,九枫留在了镇上,因为这里有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们......

     长篇影评

     1 ) 前半部分不错,可惜了

            一口气看到十四五集的时候,看不下去了。前面十几集很出彩,画面、对白、人物表演、故事情节都好,能够让观众思考革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组织是怎么壮大的。如果多知道一些历史,尤其是当代史,就会发现里面让人深思的东西很多。没看后面的,但根据历史发展,麦香这个做小本生意的,酒店老板娘,曾经的寡妇,肯定是斗争的对象。在特定时期,看这样的电视剧让人感慨很多。
        可惜看到杭九枫和阿彩到现县城大闹马鹞子那段,觉得编造得有些离谱,本来沉重的题材,轻飘了,编、凑的痕迹太多了,成了瞎胡闹。

     2 ) 只记得天边的二十四朵白云——那时候女屌丝和白富美的爱情

           第一次知道张黎导演的名字是看了《大明王朝1566》,原来中国编剧也能写出如此高智商的反腐官斗作品,但是真正被大家接受而熟知应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吧,那里黄志忠不管形象和演技都秒杀了孙,毕竟我的玛丽苏时代已经过去,腹黑才是王道。大明和人间是黄的巅峰之作,悲剧的是后来的那些抗日谍战家庭伦理剧,让变成师奶杀手的他淹没在国产烂片的海洋中。

           同年轰动一时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从四大卫视抢播乱战和电视台狂轰滥炸的宣传,引来了各种专家的吐槽,也导致在白玉兰上的颗粒无收,但还是让士兵帮的人名利双收,然后他们跟黄一样在烂片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老段还算是比较明智的,但似乎再也没有以前的运气,和张涵予的力挽狂澜也挡不住《最后99天》编剧的脑残,《白鹿原》拍成田小娥传,陪个底掉只能算是导演活该,张黎有才也有节操,可惜非主流。于是这部魔幻革命抗战剧的收视率可想而知。

         《圣天门口》要拍时,从演员的名气上我本来以为黄会是杭九枫,段会是傅朗西,结果发现不是。认真看过集结号应该知道,傅朗西是袁文康演的,集结号里的王指导员,不算讨好造型路人的酱油角色,却让他成功在华谊站稳脚跟,说华谊爱他吧,却总让他冷不丁的在大片里打个酱油,说不爱他吧,名导的正剧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总之待遇比起那些一进华谊就消失的偶像们还是好很多的。

          屏幕中总是弥漫着潮湿的味道,忧郁的雨水仿佛能够穿透人的心房,耳边回响着国际歌的旋律,眼前晃动着大片大片的红色,梅子淡雅的旗袍,还有麦香湿漉漉的头发,片子就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舞台,与众不同的表达了导演“叛逆”的思想,而一些细小的情节,遇到些恰好的人与事,然后交错而过,走向命定的结局,就如麦香对傅朗西的一见钟情。那个总是带着军帽,披着黑色皮衣,有着完美侧面温文尔雅的男子。

         傅朗西是个迷一样的男子,一旦爱上就戒不掉。第一次见面还是寡妇的麦香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那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爱情,但也只适合那个年代,可惜的是傅朗西爱的只是那个颜色,让他成的叛逆,冷漠,却能让后世人幸福的颜色。于是他娶了她,他们并肩坐战,过着同志般友谊的生活,可她并不懂他,终于麦香木然地梳着为了革命剪短的头发,她被俘了,为了他毁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面容被卖到远方,或许只有这样傅偶尔看到天边的二十四朵白云,才会想起那个饱受战争摧残又下落不明的妻子。这时的他才会与当年的麦香同样忧伤,尤其看到身边风华正茂的雪柠。

          雪柠是美丽的,清秀的面容,含烟似水的眼眸,那是一种让人难以琢磨的美丽,而雪柠的存在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她总是喜欢坐在角落里痴痴的回想,回忆中的傅朗西是那么的完美,天上的二十四朵白云反射出来的梦境,轻轻地闪动着,渐渐连在了一起,变成漫山遍野的红色。这就是傅朗西希望中的红色,为了爱他,她从那个看云可以看一天的女孩了变成了地下党员直到被捕。面对着母亲,母亲无力的劝解,她最后一次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母亲希望雪柠只做个普通的女子,想看着她嫁人生子,虽然梅子知道一切都晚了。红颜本来就是脆弱的字眼,何况还要在乱世中存活。于是冯霁青的枪轻轻地举了起来,像举起一块易碎的玉石。对着吹国际歌的雪柠,那时的冯一定很想笑,傅赢了又如何,成功后的傅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而已,而他将为了他的信仰而死,死而无憾。

           结局对傅还是不错的,麦香找回来了,虽然他们见面的时候并不多,虽然乱世的辗转、情感的劫难对她的伤害是彻骨的,但是最后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悲苦已经被她丢在某个角落了。

            傅朗西是彻底的唯美主义者,他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的观察力,是平凡女子无法理解的,他相信“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间最美丽和最悲哀的句子。却是平凡女子一生的所求。雪柠并不是平凡的女子,所以终其一生也仍未能得到。麦香是,但是每次看到她,却总是闻到一股岁月的味道,一股流年的苦涩,仿佛又看到天边的二十四朵白云。

           

     3 ) 不可或缺,最美的梅子

    梅子

    梅子的爸爸是武汉三镇的大知识分子,家里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各种主义和信仰,就在她家的客厅里激烈的碰撞。既有傅朗西这样跃跃欲试的年轻共产党人,也有冯霁青这样坚决拥护政府的国民党人。没过多久上海412国共合作破裂,武汉也开始清党。梅子的爸爸因为同情共产党,遭到了杀害。
    那时候的梅子已经和雪茄结婚很久了,他们有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儿。突如其来的巨变,让梅子无法在武汉再待下去,她只好去投奔丈夫雪茄,去雪茄的老家天门口镇。然而雪茄还没有勇气跟家里说,他已经在武汉结婚生女。雪大爹给雪茄准备了一门亲事,懦弱的雪茄不但不敢说出实情抗婚,而是选择了逃婚。雪大爹万万没想到儿子跑了,从未谋面的儿媳妇梅子,带着孙女雪柠找上门来。
    雪大奶去世后,在雪家住下来的梅子,肩负起了少奶奶的职责,当了这个家,做了这个主。在因循守旧的小镇天门口,她开始抛头露面,撑起了雪家早已塌下的门面,她用她的智慧,为雪家重振门风。
    自从杭家因为参加暴动,天门口镇就没有了杭家的势力。一文一武,文武双全百年不变的天门口镇,就只剩了大户雪家。书香世家的雪大爹面对乱世,选择了悄然遁世,躲进了地道老死不相往来,终身不再见天日。
    国共的较量,残酷而血腥的拉锯战让天门口镇的格局发生了巨变。位于天门口镇中心的教堂成了见证天门口镇腥风血雨的地狱之门,每次的流血杀人都在那里。而有了梅子的雪家紫阳阁,倒成了教堂一样的地方,一方净土,祥和宁静,梅子就像一尊菩萨,暗地里帮助红军,处处替乡里乡亲排忧解难。
    雪茄一躲就是十年,雪茄再回来的时候,带着他的理想,要为天门口镇做天气预报服务。可是当他遇到阻力的时候,雪茄就像当年逃婚,后来又躲避梅子和雪柠母女那样,再次想要逃走。梅子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在雪茄遭到所有人质疑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帮助他重建信心,和他一起共度难关。她同她的爱,给了雪茄最大的勇气和力量,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雪茄死了,但是这次他不再逃避,他用了个愚蠢但是有效的办法和混进天门口镇的日本特务同归于尽。这次雪家的男人终于牢牢的把自己钉在了天门口镇上,没有再逃跑,没有再躲进地下,在梅子这里,雪茄学会了担当,而且是用自己的生命。梅子当然伤心,但是这更值得她骄傲。
    天门口镇打更的段三国说,雪家不简单,因为梅子不简单。共产党来了她帮着准备粮食,国民党回来了她和冯霁青冯团长是朋友。左右逢源,吃得开。其实冯团长对于梅子,一直是倾慕有加,这恐怕都要追溯到早些年她在武汉甚至还没有结婚的时候了,那时候冯霁青还不是团长,常常去梅子的家里,受梅子父亲的教诲。只不过那时候起,政见不同,革命理想不同,他也就踏上了不同人生道路。
    作为有军权的冯团长,是天门口最有实力的人,他在紫阳阁说过,不许任何人带枪进紫阳阁,包括他本人。他处心积虑的接近梅子,一次又一次的向梅子展示他的实力和成绩。民团保安大队的马鹞子猎狗一样的鼻子,明明知道在天门口镇,紫阳阁是共产党的保护伞,也从来不敢惹梅子。有梅子在的紫阳阁,成了世外桃源。在共产党红军力量最薄弱的年代里,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是革命成功的幕后功臣。
    然而冯霁青的男子气概,在他什么都有的时候,他显得慷慨大方,激昂雄壮。风水轮流转,解放战争,共产党的军队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打回大别山的时候,冯团长知道不可能再翻身的时候,这个人露出来的,是自卑自私自傲的小人本质。他甚至没有勇气面对要保护自己女儿充满了力量的梅子,这个他曾经爱慕过多年的女人,他自食其言的带着兵,十几把枪在紫阳阁对着梅子一个女人,惊慌失措,恼羞成怒,无计可施。
    白发人送黑发人,革命即将取得胜利,雪柠,24朵白云一样的少女,梅子的女儿,梅子在世唯一的亲人,死在冯霁青枪口下。梅子就这样先后的失去了父亲,婆婆,公公,丈夫,女儿。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将这位坚强的女性压垮。她始终以超然的平和,面对这一切的发生,张开双臂拥抱整个生命的结果。
    梅子,看着父亲的尸体挂在武汉的街头,她失声痛哭,面对雪柠,她以身作则同时诠释母亲和女儿的职责。
    在雪家,她和阿彩拿着枪勇敢的参加暴动,追截马鹞子,她的笑声,充满乐观和积极,她们仿佛摸索着迎来革命的新的纪元。
    在紫阳阁,她帮助红军,她调皮的吻过杭九枫,犹如少女的娇羞,她拿起左轮手枪一枪换一命,巾帼不让须眉,女中丈夫赢的冯团长心服口服。
    在大雨里她抱住丈夫,声泪俱下,激起雪茄的男子气概,让他知道他们将终生相伴。
    她抱着雪柠的尸体给雪柠送别,人生的最后一课,母女诀别,梅子的淡然素雅,她的美堪比圣母的光辉……
    这些都是梅子,她不是天门口人,可却成为了天门口镇这部戏里最不可或缺的人,梅子是天门口的菩萨,她是这部戏最美的一道符号。

    梅子由柯蓝扮演。

     4 ) 柯蓝:《圣天门口》小女子,一泓清泉爱无疆

    文 / 赤叶青枫

    由刘醒龙原著、张黎和刘淼淼共同执导的年代大戏《圣天门口》,不仅以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拉开跌宕起伏的故事,而且聚拢了一群好戏之人:段奕宏、黄志忠、小宋佳、练束梅,这当中更有相当抢眼的柯蓝。

    做过模特、当过名嘴主持,转行演员之后,柯蓝身份的转变成功又快速。曾在《戈壁母亲》《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影视作品中精彩出演的柯蓝,此次又站在《圣天门口》,饰演一个大义又温柔的女子——梅子。她是上世纪初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城市女子,她带着女儿嫁入天门口镇的雪家,从此卷入雪、杭两大家族世代延续到60年代的争斗与合作中,演绎出一部人性与命运变迁的史诗巨制。

    剧中,梅子是教书老师梅教授之女,也算书香门第,却与雪家大少爷程皓枫私下订了婚,具有如此果敢叛逆勇气,堪称那个时代的传奇女子。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又是一位生于乱世的母亲,面对家族的分崩离析、爱人的远去、女儿为了信仰的不顾一切,梅子用自己的智慧去选择和判断、妥协和坚持,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保有着自己的信念。那么一个大气温婉的小女子,在风雨乱世中从大城市来到“天门口”,虽是一个外来人,却用独有的智慧与博爱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用自己的大气与沉稳守护着雪家,更努力地守护整个天门口镇,风雨过后依然坚忍地直面人生。柯蓝在年龄跨度里,画下不一样的精彩。

    因为心如止水,所以梅子无论面临烽火年代里多么棘手的问题,都能泰然处之。不同于剧中其他男女角色的骄阳似火、烈焰激昂,在那个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柯蓝所饰演的梅子恰如一泓波澜不惊的清泉,大爱无疆地抚慰每一个受伤的生灵。就柯蓝自身而言,她在生活中是一个性格爽朗、率真的女人,如何展现她身上所具有的成熟稳重、智慧过人,如何呈现好人物关系与内心剪不断理还乱般复杂的情感纠葛,这对非科班出身的柯蓝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虽然这个角色对柯蓝来讲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很多的内心戏需要诠释,每个眼神和细微的表情都要把握的十分精准。但据说进组前,柯蓝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接到剧本就潜心研读,整日忙着看小说,研究人物,用心体会、把握梅子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最终让观众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梅子,一个用大义与温柔平静面对历史安排的一切的梅子,一个为信仰而战如清泉的梅子。

    柯蓝将梅子的复杂和多层面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人物鲜活生动,也让全剧组看到了她有别于学院派表演方式之外的自成一派的“天然演技”。这种强大的天然与自然的表演气场,这应该是柯蓝表演才华的自由带动所给予,是柯蓝演技越发成熟的重要体现,使她成功展现了一个叫梅子的女子在战火纷飞中直面人生、毫无畏惧的坚守,塑造了一个充满大智慧的经典女性角色,为演艺答卷写下灿笔。

    梅子,从《圣天门口》走出来的小女子,用一泓清泉化作大爱无疆;柯蓝,她对待角色塑造的用心使自己的演艺之路更加长远,期待下次,她不一样的美丽。


     

     5 ) 关于马鹞子

    关于马鹞子

    网络上一直有个关于东德士兵开枪被审判的段子。说东西德统一后,法庭审判曾经守卫柏林墙的士兵,因为他们开枪打死了许多企图翻越柏林墙到西德的东德人。在法庭讨论有罪无罪时,有名士兵辩解说,我没有罪,因为我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法官说,你是在执行命令,但你为什么枪口不抬高一寸?
    马鹞子为什么不能把枪口抬高一寸?马鹞子在《圣天门口》里,镜头前面,他是唯一一个多次开枪杀人,很彻底的没有退路角色,而且是那种自己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那种。他真是全无人性吗?
    马鹞子是个官二代,他的叔叔在天门口镇做镇长,他在县城做保安大队长。吃皇粮干公差,上报皇恩下保黎民,管着几十号人,几十条枪,是响当当的实力派,县长都得给面子。可是天门口镇,历来是文有雪家,武有杭家,马鹞子那点儿人马枪支,在天门口镇被杭家压的死死的,半点威风也抖不起来。
    没料想再后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列主义。眼看暴动就在眼前,小小的天门口镇闻共色变,谁也没想到共产党带着泥腿子在天门口搞暴动,小镇里最有势力的杭家竟然是主力军。等暴动队伍进了山,马鹞子重回天门口,就接过了杭家人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成了天门口镇富户们的保护伞,成了共产党独立大队不共戴天的仇人。他牢牢抱住国民党冯团长的粗腿,狐假虎威不可一世,在天门口充当反共桥头堡,急先锋,坚决执行命令,尽可能的完成任务。乡里乡亲从来不管不顾,子弹和枪口不认人,一双手沾满了红军战士和红军家属的鲜血。
    马鹞子这辈子做出过两次关键的选择,一次因为事业,一次因为爱情。可惜结果都一样,都是做完选择,站过去了以后,得不到相信。事后用马鹞子的话说,这种不被人当自己人的滋味,我受够了!所以他才会180度的大掉头。俗话说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更何况他这样开弓以后再反复的,只能是一条道跑到黑,而且是铁了心的彻底断了退路。
    说到底,马鹞子是个小心眼。受伤,然后就报复,睚眦必报。
    独立大队在天门口暴动,带着大刀长矛去攻打马鹞子自卫队把守的县城。冯团长的正规军就在不远,马鹞子又刚被傅朗西割掉了耳朵,加上叔叔死的不明不白,自己和杭家又有血海深仇,按说这新仇旧恨,再加上他手里有人有枪,这天时地利人和他都有,谁投降他都不会投降,谁参加革命他也不可能参加革命,可是他就这么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投降了,反正了,加入了革命的大家庭,尽释前嫌,还主动向杭家示好。
    如果这个时候用投机来解释,说马鹞子参加革命就像辛亥革命那时候革命军请黎元洪做了都督,我看不是。马鹞子着了魔似的一心一意要跟傅朗西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管那么许多,什么主义,我只知道,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傅朗西相信我,我就给他卖命,死了也值了。种种迹象表明他是一个肯为兄弟两肋插刀义字当头的人,就算他不是,他也一直在给自我做种种心理暗示和自我催眠,把自己往追求进步的有情有义上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因为傅朗西来,也因为傅朗西走。当傅朗西在他和杭九枫之间,给了杭九枫的一个热烈的拥抱,打翻了马鹞子的醋坛子,也彻底粉碎了他的希望和革命理想。他觉得他舍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视前途和金钱如粪土,带着队伍脑袋别在裤腰上跟着傅朗西干革命,不值。他觉得他一个真心交出去,不但没换回个真心,还加了个对他的小心。得不到泥腿子们信任交不成朋友也就罢了,竟然还不如在他眼里赤手空拳一无是处的富二代小混子杭九枫,更得傅朗西的喜欢和器重,队伍撤退还要防备他叛变。上赶着的真不是买卖,舍了孩子没套到狼,他完全找不到继续干革命的理由了,他无法再说服自己。
    马鹞子当机立断,叛变革命说干就干,打死了潜伏在身边多年的共产党卧底,拉着队伍回到了国民党那边。从那时候起,他绝对是开始尽忠职守了,简直是全无人性的工作狂,真下黑手真敢开枪。他是铁了心的跟共产党对着干,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最后逃到了台湾,客死异乡。
    马鹞子的第二次选择,是他死了老婆以后,娶了段三国的女儿线线。平心而论,线线对他是刀子嘴豆腐心,真拿他当孩子他爸。段家上下,对他也不错。但是不错归不错,始终,段家除了线线,没有人拿他当自己人。处处加着小心和防备。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利用他,利用他的职权和身份,保护共产党,为共产党做事情。别看线线的姐姐丝丝和杭九枫无名无分,但是段家对从没为段家做过什么的杭九枫,要宽待和厚爱的多。从来也不曾帮着马鹞子干过一次坑害共产党的事情。这又是一次让马鹞子格外伤心的情感经历。
    可即便是受了伤,混蛋到底的马鹞子对段家,可从没六亲不认过。因为连襟这一层关系,他对杭九枫,也就多了一层照顾和感情。再加上后来丝丝和线线有了共同的儿子一镇,让想儿子想疯了的马鹞子,更是从此心甘情愿的戴上了金箍罩,即便一镇有可能根本不是他的儿子,他也认了。友情没了,他已经承受不起再失去亲情了。片尾,一镇对他父亲身份的认可,让他感动不已,他从此离开了故乡,死在台湾,不算抱憾终身。
    回到最初的问题。马鹞子是全无人性的坏人吗?我想说人性,其实就是高级的兽性。野兽如果被同伴抛弃,会是什么结果?再说一句,其实没有好人坏人,只有好事坏事。人在越大的压力,利益跟前,怎么选择,才是本性。

    刘立伟的马鹞子,性情中人。

     6 ) 我想说

    话说一半拐弯抹角支支吾吾幻想意会从不点明可真应了咱国人为人处世的通病,这部剧表现得很真实。 9枫应该是人物性格展现最丰满的一个角色,有时会让人喜欢死,有时会让人讨厌死。可相爱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这么多年,那么艰难都走了过来。到最后都憋着一肚子委屈,9枫也算个悲情人物,但我看出他确实爱。能用时代和社会的客观束缚来解释吗,人们都还没意识到沟通的必要性?但是我认为,既然相爱,除了战火的阻隔,还有其他障碍吗?你9枫既然爱,你就不能给阿彩要的安全感吗?热烈过,激情过,不顾一切过,到头来还是坐守命运的无奈,这是从古至今一直轮番重演的。可能,人们不是败给了命运,而是败给了自己逐渐枯竭的精力和千疮百孔心。 此剧把小人物的心理细枝末梢展现得很细腻,且是群戏,算是面面俱到了,以其命运的始终来探讨了那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林大雨、段三国、雪茄、雪柠、段婶,都能让人心头涌过一丝心酸或惆怅或更多,人生,活着,是一个让人多么心潮澎湃却欲罢不能的悲剧,即使你知道到头来追求的是一副荒凉,但想到他们我们曾经的年轻,唯有空叹。不仅在那个战火硝烟民生疾苦被放大的时代,在任何年代,人们都是在重复着自己的命运,变化的只是外表。 很多点能被感动到,特别是女人,里面的女人都是天使化身,纯洁善良又盔甲加身,且懂爱,懂献身,无论阶层,很让人动容。镜头语言的唯美和象征符号就不说了。

     短评

    有时候吧,高深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尺度。导演是想用意识流没错,但是过于高深,故事又撑不起野心,就有点软了。

    6分钟前
    • 赵敏喜儿
    • 还行

    本来整体是4星,有些情节足以超五星了。导演的镜头语言湿润暗涌,朝气蓬勃,心有所栖。我爱这部剧对女性的刻画,爱阿彩爱麦香爱梅子。马少骅这里面的表演早就神来之笔了。没走投大众所好那一卦,但绵长优美,好的就是好的。

    8分钟前
    • littlewine
    • 力荐

    这个剧一开始看起来好像非常主旋律,但实际上越到后面越来越艺术化风格化,在表现风格上电视剧和原著惊人得表现一致,其代价是受众群体变得非常狭窄,相比于剧版《白鹿原》,这部鄂东版《百年孤独》显得更尊重原著,个人认为严重被低估

    11分钟前
    • Chen
    • 力荐

    确实不错!导演或者说原作者对女性身上的温柔、善良、母爱、勇敢、坚强等各种优秀的品质展现的非常细致,每一个女人都很美!虽然最后的杭九枫让人非常讨厌,或许他最后的命运就是他这个人物的本身性格决定的,但确让我觉得接受过良好教育、真正有思想的人还是更善良,更有智慧些!马鹞子的演技也值得看

    12分钟前
    • o
    • 力荐

    中国电视剧走文艺意识流路线不行啊 有些镜头简直文艺到我以为我在看岩井俊二的片子 演员很棒。

    15分钟前
    • wbullet
    • 还行

    杭九枫与阿彩那个重逢的镜头就足以给5分

    17分钟前
    • liberty
    • 力荐

    电影化的拍摄,文艺化的台词,舞台化的表演。。。叫好不叫座???

    1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狗屁,跟原著相去甚远,怎么没有零分可打

    19分钟前
    • erinleo
    • 很差

    披着剧的外衣弄了个电影的魂,不伦不类。但剧本精彩,对白、人物、线索的发展,挂着红色的旗帜,却尽量展现不一样的革命群众。很喜欢傅朗西,人格魅力太过强大,力压了我奔着而去的段奕宏。最爱麦香,她用梳子划破脸颊被卖远方,这个故事对我而言也到了终点。革命里的爱情,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22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黎叔也许是怀着写诗的心情拍了这部剧,过度的意识流确实有些晦涩,但从它比电影镜头更具美感的光影构图,或满赋深情或极富想象的配乐来看,这部剧的艺术性绝不输大明王朝和人间正道。万万没想到,老段和女演员的感情戏也能萌得我心肝乱颤了,跪谢黎叔和小宋佳!

    25分钟前
    • Sekiiii
    • 力荐

    电视剧还可以,但其中的烂梗也不少。

    27分钟前
    • 穆子衿
    • 还行

    回家!你们家人都死光了。

    31分钟前
    • 咱能不这样吗?
    • 力荐

    看了两集,导演明显使用了意识流表现手法,就是楼上有位仁兄所谓的梦游,虽谈不上精彩,但也确有新意,原著小说只是没看,不知有无必然联系,无论如何,总比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拍穿越拍都市爱情强吧。

    35分钟前
    • 破壁
    • 推荐

    第一集剧情都没看懂,请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39分钟前
    • 无梦快乐酣睡者
    • 还行

    播了好几天了,怎么豆瓣还“尚未上映”?

    41分钟前
    • Nathan
    • 力荐

    我知道这戏没法儿火,和团长的原因很像,因为写得细,写得慢,写得深,没有喜闻乐见的模式。从改的剧本就能看出,小说一定是很好,真的是我见过写革命写得最现实最本质的戏。主义和精神背后,关键是如何读懂人心,利用人性,让众心所向,天下归心。这些技巧不会被宣扬,确实最值得研究的心战。

    46分钟前
    • 初初Carol
    • 推荐

    前半部很不错,张黎个人风格明显的摄影和牛逼的意识流剪辑,后半部从抗战开始突然变得逻辑不清剧情混乱,前半部的批判精神全没了.演员照旧出色,尤其是马鹞子冯旅长小曹这三位,后半部基本就是靠看前两位的戏才坚持下来的

    47分钟前
    • 二向箔
    • 还行

    很喜欢这些个演员,但是这次的戏确实是差强人意。。。

    48分钟前
    • 水瓶座女孩
    • 还行

    好像还挺好看的。。。但是咱能不能不再看大陆剧了啊。。。。="=|||||弃剧~~~实在看不下去国产剧了思密达。。。

    51分钟前
    • mee
    • 还行

    很喜欢这种风格的电视剧,糅合了很多种电影、舞台剧的表现手法。虽然在安徽卫视的收视不大乐观,但并不能否定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视剧的现实。说实话以前除了《亮剑》,这一类的电视剧真的无爱,不过这部却让我追着看了14集,现在追剧中。

    52分钟前
    • 翊宸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