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卡罗尔与星期二

    卡罗尔与星期二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19

    主演:岛袋美由利 / 市之濑加那 / 大塚明夫 / 入野自由 / 上坂堇 / 神谷浩史 / 宫野真守 

    导演:渡边信一郎 / 堀元宣 / 野亦则行 / 村田尚树 / 飞田刚 / 高藤聪 / 三宅将平 / 由井翠 / 宫泽良太 

    猜你喜欢

     剧照

    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1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2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3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4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5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6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16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17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18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19卡罗尔与星期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距离人类移居到新的基地火星已经过了50年。这个时代中大多数的文化均由AI创造,人类只需要享受即可。有一位女孩,在首都阿尔巴市努力生活,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努力成为一名音乐家,她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她的名字是Carole。有一位女孩,出生在赫舍尔市的富裕家庭,她的梦想是成为 一名音乐家,但是周围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想法,她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孤独的人。她的名字是Tuesday。                                                                      一个机遇促使两人相遇。她们希望歌唱。她们希望放声。如果是两个人一起的话,她们就觉得有机会能做到。她们也许只会掀起微小波澜,但这微小的波澜却可能会化作巨浪... 

     长篇影评

     1 )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吐槽着吐槽着发现字数超了无奈发个长评……

    坂道阿波罗的时候就觉得,渡边是不是不太会讲故事啊? 可哪怕是和坂道比,这部也是差劲得不行。能看出来CT是想要隐喻现实的一些东西的,移民、政治、AI……但剧情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实在太过浅显也太过平面,看起来就和某些主旋律电影一样,只是“无聊的政治正确”。 整部的剧情与其说平淡不如说是无聊,人物并没有随着剧情的推进饱满起来,临到结尾主角人设还是寡淡无味毫无角色魅力。 T与记者大叔那几集,评论竟然在认真讨论大叔是不是T的爸爸?所以根本不是整体剧情平不平淡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剧情的表现力不足,几个故事都跟过家家闹着玩似的,根本没办法撑起一个人物的故事线,就更不用说要隐射深刻的时代背景了。 音乐上,主角二人组开头两首还勉强说得上惊艳,也符合她们此时的形象和身份特点。 可最后都用上“整个火星的光”这样的形容词了,拿出来的还是乡村+欧美流行乐……念了二十多集的整个火星的奇迹的七分钟,音乐带给我的感受也是:让人大失所望。 音乐上我倒也没有资格说有多差,只能说个人角度觉得太违和,要用乡村、欧美流行乐撑起“时代重压下人民最后希望的光”这样的主题,我觉得还是太勉强了。 动画制作上,骨头社的的确是精良,看了一些幕后,作为周年献礼各方面也都是费了心思的……但是,骨头社你还是回去做你的打戏吧。

    总体上也只能说音乐还不错、画面也不错,剧情勉强也算平淡过得去吧……只是没有一丝亮点,没有看到哪怕一个吸引人的亮点。剧情、人物、音乐都没有打动我的地方。 因为是渡边和骨头社,所以期待值太高,结果只是这样的成果,实在是失望得很。

    或许不是所有优质的原料堆在一起,都能做出出色的料理吧?

     2 ) 音乐以外的《Carole&Tuesday》

    听说渡边渡边信一郎要出新作了,并且在新作发布会上向观众说道:我一般不怎么说这种话,但是……这是我的自信作!请多多支持!”我有点在意是什么样的作品,什么规模的作品能让在做出了《星际牛仔》、《混沌武士》等作品后还能让渡边监督感到自信和满足呢?答案不用说,就是这部《Carole&Tuesday》。《Carole&Tuesday》集合了可以说当今最强的制作阵容。渡边监督为代表,骨头社Bones20周年 x Flyingdog10周年 x富士电视台+Ultra计划,并且神片输出营Netflix也参与到了其中。火星城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在音乐制作上更是聚集了多国籍的音乐人共同合作完成。据说当时是Flyingdog老板和渡边监督吃饭的时候提起的企划,后来Bones的社长听说以后也觉得这个动画可以搞,于是这个计划就正式开始实施。既然是Flyingdog的十周年企划,音乐自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作画方面也是非常的出色。

    首先据说一集所需要的原画大概需要8000枚左右,比普通的动画多出50%甚至一倍左右。为了能赶上进度,这次参与的原画师都是“元老级”。不得不说,作画上的细节真的很令人感动。比如说第一集卡罗尔掏出星期二的大神器的时候,开箱的瞬间,你能看到箱子被挤压稍微下陷扣子才被打开。第二集OP,星期二登上阶梯的时候,跑了几步然后跑不动的细节,同OP里Carole下坡时的小跳步的细节,还有OP最后路人听现场演奏时的律动感,特别是中央的女孩子,律动的时候随着肩膀的左右摇摆的时候左右脚也很自然的律动摇摆。动画播出才第二集,已经是满屏的惊喜。如果你不能感受到这个作画的厉害之处,不妨去看看反例《妹非妹》来感受一下吧。

    另外就是为了画出真实的弹奏感,制作组特地请人(主角歌声的两人等)模拟动画中的场景弹奏,并多角度摄像。

    Staff在设置摄像机位置

    多角度拍摄

    原画制作的一例

    顺带一提,这次的动画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真实。不仅是动画角色上的行为、性格上的真实。在动画里出现的物品都是真实的品牌名字。乐器、服装、信用卡……据说坚持使用品牌的真名而不是假名也是渡边监督的坚持之一。顺便一提,它们甚至在Ins上真的开了一个账号。我还follow了。

    资料来源:http://caroleandtuesday.com/

     3 ) 不是看番,而是听番。《C&T》渡边和他的音乐品味

    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因为它能跨越所有的沟通障碍,直抵人心。渡边信一郎,他的作品不需要任何观望,不看就是损失,他的作品故事总是很吸引人,不管多么超脱现实,你也总能从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自始至终都这么认为。

    渡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还是他那领先其他监修一个身位的音乐品味,每一部作品的配乐都是那么浑然天成,恰到好处,加之对故事情节的精确把握,很容易就直击观众的内心深处。渡边该是个多么洒脱浪漫的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赞美渡边,希望有生之年可以一直看他的作品。

    熬夜看完了《C&T》的最新一集,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倒不如说远超所望,音乐一流,故事节奏一流,如同水一般流进心里,随后激荡,久久无法平复,以至于又回头把所有的音乐部分听了好几遍,简直爱到不行。

     4 ) 《Carole&Tuesday》:有惊喜,也有遗憾(含剧透)

    第一次接触C&T,还是微博上动漫营销号热转人鱼小姐的和声片段……也太沙雕了! 寒假无事,一查番剧才知道,纳尼,居然是渡边信一郎的作品!(动漫迷都多少了解,他监制的《星际牛仔》和《混沌武士》是知名冷门佳作。)所以俺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补番。

    一,少女的追梦:可以评五星的前十二集

    前12集,主要讲述主角Carole和Tuesday的音乐出道经历。两人首次练习时被罗迪这个最强工具人偷拍,发到社交媒体上,被经纪人加斯发现,给livehouse暖场,首次文化节演出被观众嘘,参加星光大道演出,成功拿到出道机会。所有的事件以C&T出道经历为主线,对手安吉拉的成长为支线,可以说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不仅剧情,前12集的人设和剧情都非常讨喜。

    Carole是地球难民加孤儿,性格豪爽直率;Tuesday是政治家离家出走的女儿,不谙世事,十分温柔。二人的性格与出身天差地别,因为对音乐却有着相同的追求,所以一拍即合,开启了二人的音乐寻梦之路。请问谁不爱青春又励志唱歌又好听的少女呢!配角团同样给人惊喜,每个配角都有各自的亮点:自信又傲娇的安吉拉,宇宙最强工具人罗迪,不太靠谱的经纪人加斯,冷酷的塔奥,双性人妈妈,(MAMO本色出演)自恋DJ,以及参加选秀的每位选手…有趣的人设和美妙的音乐结合在一起,一集接一集,根本停不下来。

    音乐方面,我的音乐列表里已经躺了不少番剧插曲了。我不太懂音乐,除了听得比较爽外,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这部剧的选用的音乐都偏欧美流行风,乡村风,配合动画镜头食用会觉得惊为天人,一旦脱离动画背景,这些音乐并非首首抓耳,某些曲子间也有过于相似的嫌疑。(个人见解,轻喷)当然,这仅仅是小瑕疵,作为一部音乐番,C&T每集都在呈现不错的流行音乐,把它称作音乐番是绝对合格的。

    二、杂糅留下遗憾:只能评3分的后十二集

    看到C&T成功出道的时候,我无比期待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

    鉴于这部番剧的世界观定位在未来AI发达的火星,加上前12集头号女配安吉拉采用AI编曲获得巨大成功的铺垫,我以为这部剧后12集的矛盾中心,会集中在人工与AI的对决为主……虽说这个主题会有些俗套,但是把这个主题与音乐创作相结合,也未尝不可。

    我是万万没想到啊,后十二集非但没有以人工和AI为主要剧情冲突,而且剧情都讲不明白了,歌也唱不好了,变成了教科书般的高开走低。

    后十二集杂糅了很多事件:Calore和亲爹相遇,和发小相遇。Tuesday对记者一见钟情,继而暗恋失败、C&T找制作人老爷子,帮佛罗拉重新找回初心、女川普背后的政治阴谋,难民问题,艾提根破产,塔奥被卷进阴谋,安吉拉身世之谜……

    总结下来就是八个字:剧情过多,失去主线。秀够了音乐,想把重心转向剧情,但后十二集最终没能做到音乐与剧情的融合,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甚至让我怀疑,前十二集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缺点。 编剧在最后十二集大概是想让音乐人们携手呼吁和平,如此一来何必添加过多的要素,比如安吉拉身世大可以直接砍掉。如果想接着讲少女们的成长坎坷,就可以在新人奖过程上大做文章,或者把她们制作专辑的过程写得更加详细。在我看来,编剧什么都想讲,到头来什么都没讲好,最后一集直接拿“奇迹”收束,草率了事。

    虽然吐槽了这么多C&T后十二集剧情上的弊端,但是这部番剧是完全值得一看的。要做到音乐和长剧情的完美结合并不容易,尤其是这种音乐占大头的番剧,光是音乐制作就要花不少经费和心血,如果要求音乐和剧情的双完美,也未免太苛刻。(打1星的朋友,歌就至少值2星了,你良心不痛吗)

    总之,C&T是一部非常良心的音乐番,有励志的女主角,也有生动有趣的配角。各种歌曲里,总会有一两首能抓住你的耳朵。即使它的剧情不太完美,C&T也是当之无愧的佳作。

     5 ) 尝试暂停思考,让眼泪夺眶而出

    初识Carole and Tuesday是在网易云上,被推荐了《The Longliest Girl》, 因为一支歌去追一部番,这是第一次。 从小失亲,在贫民窟长大的Carole; 不被理解的富家掉车尾Tuesday, 在大桥上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偷跑进大剧场,擅自使用昂贵的钢琴, 明明只是演奏了一半的《The Longliest Girl》, 就已经让我热泪盈眶了… 这种感觉很难用平时的情绪和感受去解释。 这是一部需要插耳机听的,甚至在吃饭的时候都不敢看, 因为咀嚼的声音会妨碍音乐的传达。 “不用想着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所有人, 真正相传达的有一个足矣。 即使传达不到也没关系, 如果那是你的真情实感, 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感觉好深刻,这似乎就是音乐的意义。 事后去查了这部番的制作, 全作有50余首原创歌曲,考量了大众接受度,所以全部用英文演唱, 感觉怎么说都说不到点上,好多首都好喜欢! 全部都加到了我的歌单上,烦死了!说不出来这种惊艳和喜欢啦! 就这样,bye

     6 ) 流星蝴蝶之美

    我想谈一谈15集God Only Knows,这集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神来之笔。

    卡罗尔与特斯黛一起去拜访了音乐界的传说戴斯蒙德,然而这位神秘的巨星却在发出最后的绝唱后离开了人世…

    乍一看,这集似乎很没意义,戴斯蒙德并没给她们的音乐任何实质性的建议,甚至出场了一集就没了,让他出场有什么必要呢?

    我恰恰认为这是最能体现音乐灵魂的一集,也是卡罗尔与星期二真正开始思考音乐意义与探索世界本质的开始。

    音乐是什么?音乐就像流星。

    流星看似美而无用,实际上是灌溉了人们的精神和灵魂。正如戴斯蒙德所说,不止是物质世界需要食粮,精神世界也需要灌溉。ta之所以欣赏她们,就是因为她们虽然完全是凭着本能在创作,甚至是仅仅为了自己,为了彼此而创作,却凭借那份灵魂的质朴打动了其他灵魂,让那些被制造出来填补欲壑的毒药麻痹已久的人们心脏重新开始跳动,感受到了简单且无用的美好,就像看到流星划过天际,蝴蝶扇动翅膀,毫无意义,却美得令人想流下泪水,那是麻痹已久的心灵融化时流下的雪水啊…

    为了强化戴斯蒙德对于音乐的纯粹,创作者直接拿最为功利的政治辩论与其对比。一边是对于美和爱的歌颂,另一边是利与权的厮杀。在戴斯蒙德诚挚地祈求神怜悯之时,政客为了自己的权力大肆贬低孕育自己的自然(地球);在戴斯蒙德深情地倾诉对于爱人的留恋与思念时,政客却要斩断火星与地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想把地球与地球人像垃圾一样扔掉……对比何其鲜明!这集嘲讽的何止特朗普,是嘲讽所有追名逐利且忘却本心的人,嘲讽那些被自私煽动而迫害同胞的万千愚民。在嘲讽之下,这集暗藏的玄机还有很多,比如政客选择的象征性神祗就值得探讨。

    瓦勒莉·西蒙斯(星期二的妈妈)支持者

    图中,瓦勒莉的支持者聚集在高举长矛的战神玛尔斯(Mars)雕像四周,而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国土与战争之神。大约4000年前,古埃及人称火星为“红色之星”;而古巴比伦人则称这颗“红色之星”为“死亡之星”;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好像对火星也没有好感,认为自己在地球上的一举一动总是被火星上的“人”监视着,所以为他取了一个不太友善的名字:Mars,即古罗马战神的名字,甚至把他视为“星际大战”的恐怖星球。

    选择了玛尔斯作为精神象征,表明了西蒙斯代表火星与地球对抗到底的强硬态度,也象征着暴力与排外。

    汉密尔顿是西蒙斯的对手

    汉密尔顿的支持者则聚集在一位女神的四周,虽然不确定这位神祗是否为雅典娜,但是她拿着盾牌而不是长矛,足以说明她是一位和平使者,与战神玛尔斯相对立,想要守护人民而非赶走人民,也浓缩了汉密尔顿的守护地球的政治倾向。

    选择这两位神祗作为精神象征,不但表明了二人鲜明的立场,玛尔斯代表的火星也似乎在暗示着瓦勒莉将赢得火星的支持,并带来战争动乱。

    借这个关键的伏笔也可以看出,火星上对立的并非AI与人类,而是自私与无私,自由主义与拜金主义,麻木与灵动,恨与爱,战争与和平。

    从罗迪发现戴斯蒙德的AI听起来比别家的有人性,到懂得回家的行李箱,关照卡罗尔的猫头鹰,都可以看出来AI所做的只是尽忠职守,并折射出它们主人的不同个性,而镜子本身是无关对错的。

    在唱片公司想要签约的时候,安吉拉这边毫不犹豫地达成了合作,而加斯却因为确保她们创作的自由而拒绝了优厚的条件,可见安吉拉与主角二人的对立也体现了拜金与自由的冲突。人们需要填满欲望的流行乐,也需要灌溉灵魂的歌声,二者的较量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15集把上述概念精彩绝伦地统一了起来,真是令我叹服,也被融化心灵流出了雪水。

    另一个令我叫绝的编排设计,在于本集登场的角色——戴斯蒙德。至于这位角色的惊艳之处,要从他的家说起:

    蝴蝶茧

    这座建筑外形像一颗巨大的蝴蝶茧,也像一只凤凰蛋,隐喻生死的轮回,生命的交替。戴斯蒙德的肉身虽然像凤凰那样在火中死去了,可他的灵魂却浴火重生,飞到了天堂与恋人重逢;他也把音乐的火种传递到了众人心中,让人们继续把这样纯粹的美和爱传递下去,生生不息,完成一次又一次悲伤而美丽的轮回。

    就这样,主角二人也在火种的催热下,在痛苦的挣扎中逐步化茧成蝶:对美之感受的萌芽,对心之距离的触碰,对爱与歌唱本质的思考,从无意识的创作到有意识的表达,从自我的言说到对世界的探索与关怀。

    真美啊…

    不止建筑的外形值得琢磨,建筑的内部也经得起深究。

    迈入蝴蝶茧内部,第一眼见到的生物就是像精灵一样在丛林间翩翩起舞的蝴蝶。

    蝴蝶也像音乐一样,是美的化身。它们的翅膀绚丽多彩,与最美丽的花朵相伴,虽然不像蜜蜂那样“有用”,却因为它的无用之美而被无数人喜爱,也因为它的美与独特而招来痛苦。

    戴斯蒙德就像蝴蝶一样美丽而脆弱,是纯粹为美而生,因美而死的奇妙物种,注定经历痛苦才能化茧成蝶,又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死去,就像转瞬即逝的流星,也像安徒生笔下的幸运贝儿,是世界上最幸运也最不幸之人。

    说完建筑与精神动物,我们再来看看戴斯蒙德(Desmond)的名字。此名由莎翁著作《奥赛罗》中的女主角苔丝狄蒙娜(Desdemona)简化而来,也与天王星的的一颗卫星同名——天卫十(Desdemona)。

    苔丝狄蒙娜与奥赛罗相爱成婚,却因误会而被奥赛罗掐死,在误会解开后,奥赛罗自刎。因此创作者给戴斯蒙德起这样的名字,显然是暗示着他痛失所爱的悲剧。

    而天卫十这一含义则印证了我的一个猜测, Desmond的原型是David Bowie .

    大卫·鲍伊,举世闻名的摇滚乐手,创造了著名的虚拟太空雌雄同体生物Ziggy Stardust(齐格·星尘),本人也曾公开表明自己是双性恋,与戴斯蒙德的双性人身份对应,星尘也与天卫十的宇宙漂浮物性质对应,更别提他们的名字开头都是D了。

    大卫·鲍伊(齐格·星尘)

    大卫鲍伊还引领了雌雄莫辨的几何视觉时尚风潮,戴斯蒙德的装束与妆容也是华丽且雌雄莫辨的。蝴蝶概念也在他的妆容上得到了体现。紫色嘴唇与绿色根茎结合就像一朵紫罗兰,紫色眼睛化成的蝴蝶飞在紫罗兰的上方。

    紫罗兰嘴唇
    大卫·鲍伊

    说到雌雄莫辨,前文提到的战神与女神似乎也与性别概念的讨论有关。尽管西蒙斯是女性,她却拥簇崇尚暴力的战神;而汉密尔顿身为男性,却与守护和平女神一脉相承。可见男性未必天性暴力,女性未必向往和平。当然,也有反战的女性与暴力男性,全在于个人理性的选择,而非性别与荷尔蒙的驱使。

    人们生来无心理性别,性别概念与所谓的男女之别其实主要来源于刻板印象的束缚。肉体分男女,思想是不分男女的,拥抱自己的另一面,人生会更完整。就像变装皇后鲁保罗唱的:We all born naked and the rest is drag——

    现实中,大卫·鲍伊与朋克领军人物伊基·波普关系很好,《天鹅绒金矿》就是受二人的启发拍出来的,虽然二人现实中应该只是好友关系,但片中的主角是情侣,主角之一伪造自杀,影射了摇滚明星科特·柯本的自杀,与戴斯蒙德恋人的死去也形成映照。另外,大卫与坂本龙一合作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刻画了同样生离死别的悲剧性爱恋 。2016年,这位摇滚传奇也在无数人的叹息中因病离开了世界…

    大卫的剧照
    一虚一实,二人的经历与造型何其相似

    Last but not least,戴斯蒙德的音乐风格也与大卫的华丽摇滚很像。二人都是外表华美的歌手,唱腔却毫不炫技,听起来十分迷幻,孤独,忧伤,像悬浮在太空中,具有简单且撼动人心的力量。

    由此可见,戴斯蒙德这一角色就是美的化身,是华丽摇滚时代这朵大丽花的乐章精粹,是对性别概念讨论的点到即止;既与政客的丑恶嘴脸形成鲜明对照,也与剧情核心完美融合,还在音乐与外形上都带给了人们美的享受,真是神来之笔!

    流星陨落了,然而蝴蝶振翅引起的风暴即将来临,卡罗尔与星期二即将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如何改变了外表华美内心麻木的火星,我拭目以待。

     7 ) 年度闭嘴番——评于《卡罗尔与星期二》完结以后

    《卡罗尔与星期二》终于在10月3日播出了第二十四集,给这部动画画上了一个句号。几周以前,在本作播出第十二集的时候,笔者曾撰文批评该作的艺术质量令人难以忍受。后来个别评论认为当时便做出评判似乎为时尚早,于是笔者慎重考虑后将原文删去。而今,全部剧集已经播出,笔者在经过仔细观看后,终于可以认真的给该动画打上一个大大的差评了。 作为2019年春季B站播放量第三高,追番人数第二高的日本动画(数据取自10月3日16:51),《卡罗尔与星期二》在艺术质量上的糟糕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尽管号称是一部音乐番,但本作却只见歌曲不见音乐。作为一部本应讲述音乐人从默默无名到声名显赫的动画,《卡罗尔与星期二》却描绘了一个极其不真实的音乐工业。它就是在明白无误的告诉观众,只要你多去酒吧找找那些喝醉的音乐经纪人,只要你有一个连老板的豪车都能给你偷来的好朋友,只要你有一个在监狱里无视管理规定随便拍MV的非法移民发小,加上选秀节目里面的黑幕和坚持不断的犯傻,你就必然能够成为巨星。 作为一部动画,《卡罗尔与星期二》在剧情设计上充满着漫不经心和不思进取的气息。本作中有许多有意思的议题,如艾廷根指示罗迪为自己代写音乐,本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深入探讨部分明星名过其实的切入口。又比如组合头次拍摄MV的那一集,本可以借此讨论流量电影是如何甚嚣尘上的。但导演几乎统统将这些契机放弃,犹如一个病人本来需要一场外科手术,而医生却只是给他剃了一层毛、剪了几下指甲而已。 除了对许多重要议题的点到即止外,本作即便在最主线的剧情上都处理的荒腔走板。在《卡罗尔与星期二》的世界里,律师和法律并不存在;AI机器人基本可以横行无忌;找爹的方式是找几个小混混来打自己;音乐制作人只需要说几句“烂货”;警察的智商是个谜,对恐怖袭击毫无调查;搞政治的和《纸牌屋》里面的同行一比宛如天使,毫不抹黑政治对手;音乐选秀节目迟到了还能继续参加;记者查个半天案毫无隐私意识,净让人窃听跟踪偷拍。考虑到本作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渡边信一郎,曾导演过《火星牛仔》、《坂道上的阿波罗》等众多具有良好口碑和极高艺术质量的动画。如果将导演的前作比作是动画界的乔戈里峰,那么《卡罗尔与星期二》与之相比连海平面的水准也没有达到,在个别挑剔的“婆罗门”观众的眼里,甚至可以与无底深渊相提并论。无怪乎他们会发出“渡边晚节不保”的感叹。 本作的人物描写在诸多层面上都显得平淡而苍白。卡罗尔与星期二二人奇妙邂逅了以后,居然毫无音乐道路上的分歧,毫无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除了开头的星期二做家务失败),两名主角就这么一直相处下去,成为了格莱美提名歌手。加斯和罗迪二人则几乎没有任何背景刻画,除了几处隐晦的暗示,导演基本没有表现任何二人过去对二人现今性格的影响,没有深入挖掘人物行为的深层动因,基本上只是在都合主义的自我表达中肆意的让他们变为导演的提线木偶。 和C&T唱对台戏的安吉拉本来想对丰满凸出的人物形象基本也被导演毁于一旦。安吉拉在本作开始时是一个自立自强、咄咄逼人的女孩,本应有着独属于她的性感。但是导演自本片中段强加在她与塔奥身上的罗曼蒂克情节,彻底毁掉了这个角色。我们开头看到的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孩。到结尾她竟哭喊着塔奥——这么一个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转过背去,尔后又腆着脸回来的么的感情的渣男——要留下来,彻底变成了一个柔弱的怨妇。活脱脱一副人间悲剧。而这种悲剧并非制作组本意(实际上若是能够很好的呈现未必不能成为神作) 其他几个重要配角也显得莫名其妙,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西贝尔和以西结。以西结本身的非法移民身份无可辩驳,而他本身毫无自觉,面对着自己过期十年的签证理直气壮。十年的时间,足够他从一个讨生活的非法移民一跃成为名说唱歌手,难道没有办法让他继续办理签证留在火星吗?至于西贝尔的存在,彻底暴露了制作组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摇摆不定。这个角色的本意似乎是想要描绘一个粉丝的“私生饭”,然而我们只是看到她在弄伤星期二手臂,留下一首吐字不清的法语歌曲以后,就这么直接消失了。制作组何苦这么麻烦聘请声优,把她的所作所为换成一场车祸似乎并无大碍。 后十二集中更是出现了一些角色,把人物刻画这滩死水搅得更浑了一些。他们如同烟花一般飞快地在某一集中出现,然后在飞速消失。这些角色既没有办法影响主线叙事,也没有办法对主角团进行实质性的影响,将其中几集删去似乎并无影响。而正是这些鸡肋的叙事,暴露了本作轻飘而不切实际的整体叙事风格。加斯前妻是女同性恋,第十五集出现的业界前辈是双性人,安吉拉的母亲是性转,导演只不过是以一种奇观展示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他们,以把双性人当伪娘的轻蔑态度,故作尊重的把她们丢到观众面前,充分显示了制作组对于LGBT群体实际上压根就没有真实合理的了解。 似乎是为了与本作的宏大叙事相匹配,本作加入了相当多的政治元素,聚焦于星期二母亲的总统选举,似乎有意打造一个“火星女川普”。但很可惜,制作组似乎天真的以为,一味的复制粘贴现实中川普的所作所为就是所谓的来自生活。但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不代表艺术应该抄袭生活。现实中川普的所作所为远不是一个选举顾问所能够单纯影响的,而是多方政治力量博弈的后果。而现在,制作组居然直接将这些举动如出一辙的全盘塞入其中,甚至还加上了在选举中几乎等于自杀的文化控制法案(提出这个方案的人完全是知识分子界和网民的活靶子),充分表明这些政治元素基本上既不现实也不逻辑,其水平大致停留在小学三年级选班长的水平。 结尾制作组终于呈现出了所谓“奇迹般的七分钟”,伴着每位歌手的歌声,就连无情的特警都没有开枪,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这些人为什么在街上巡逻的时候看人稍不顺眼就可以恣意逮捕,但却对一群歌手明目张胆违背法律进行公共集会的行为放下枪口呢?思来想去,我们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些人被“自由”的气息所完全感化,进而自动自发地放下了枪支,一同加入了这场“自由的狂欢”。 的确,或许这确实是某些人心中的“自由”,但你的自由不代表我的,更何况这个“自由”是建构于流沙之上的。导演确实有表达自己对于“自由”的理解,而观众也完全可以用播放量和追番按键来自己投票。而本片的狡猾之处,在于它在前十二集乃至前十六集左右都将这一价值观隐藏了起来,扮作一部普通的商业音乐番,待到结尾才将它拿出来招呼,使得不明真相的观众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塞了一嘴的私货,也就显得格外的令人气愤。这等于是将许多观众赶到了墙角,逼问他们到底认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讲道理,观众不应该经受这样的抉择。只要你真的读过足够的书,经历过足够的事,你自会有自己的答案,而无需导演、制作组或任何人来告诉你究竟什么是自由。 许多人看完本片表示被感动了,但这个感动恐怕不是出自于这些观众本身的观影经历,而是他们在观片过程中一刻不停地脑补所造成的。安吉拉的母亲死去的莫名其妙,此前依旧没有任何暗示和铺垫,就这么毫无波澜的去世了,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塔奥和安吉拉的感情戏出现的莫名其妙,在此之前两者几乎没有任何能显出他们动心的感情互动,甚至连画外音也没有交代,也丝毫不妨碍粉丝们刷着“awsl”和“这对CP我站了”。 总的来说,《卡罗尔与星期二》是一部作画一流,宣发二流,剧情三流而人物四流的电影。它的叙事节奏在支线剧情上很缓慢,但在主线剧情上却又显得慌张。这个动画不正常,这些人物不正常,这个动画呈现出的世界、剧情、人物、逻辑都不正常。 有些人说,有了音乐/作画你还“要啥自行车”。这就好比大加夸赞一部汽车的空调多么强劲而忽略它只有电瓶车般的速度一样,是搞不清主次的典型表现之一。如果我要听音乐,我为什么不充网易云会员?如果我要看作画,为什么不去Pixiv和Lofter?至少在这两个网站上,我不用花那么多钱开大会员。 文末感谢: //movie.douban.com/review/10529758/

    @fend

     短评

    玩过黑袍大河剧,大神这次搞养成女团赛博朋克,吹爆就完事了丨E6黑人大哥的曲子好像Thundercat的We'll Die~ 5年后发现他确实参与了制作。。。

    3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吹爆!开口跪!求网易爸爸快买原声碟!

    5分钟前
    • mistygreyeyes
    • 力荐

    说行李箱问题的,在星际牛仔里星球之间都能穿越了,还在枪战,你怎么不去喷喷?科幻只是故事的一个设定,导演的习惯,导演想要让观众明白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需要很多方面,这是他选择的一种方式手法。就像现在分居两地的爱人可能会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思念。更不存在导演讨厌某些年代的东京与香港,这完全是为喷而喷。没看到故事的主题只看到了最浅显的东西罢了看了新的几集,确实没有想象中的惊艳。。

    6分钟前
    • 木无声
    • 力荐

    希望网易能够拿到版权,我真的不想下其他音乐app,但是这个拿不到,我真的就要叛变了。

    11分钟前
    • 窗扉
    • 力荐

    可追,但没吹得好。清新甜美,同时俗套微腻。

    1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太过失望再扣一星。第一话险些弃番,第二话略微挽尊。想不到在渡边的作品里也能看到这么松弛的分镜,无趣的人设和省力的表达。黄发女主我好像在别的日漫里见过你的姐妹们,你们连说话都一模一样。展开空间充足的背景设定就当了个背景板,让人探究的兴致都没有。唯一可圈可点的音乐也没有惊艳到令人原谅其他一切的地步。分分钟都想吐槽我是来看番的不是来鉴赏乡村音乐的。唯一让人瞬间兴奋的只有渡边式过场。总之,渡边,你要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16分钟前
    • 切鳄梨刀
    • 较差

    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偷旅行箱,什么年代了旅行箱还不带防盗定位。有科幻、火星移民元素加成,内核依旧是青春、音乐、梦想、富家女孩和贫民窟女孩这些随便找个大都市都能讲述的故事,就那么看不上2049年的东京、香港吗,非要太空歌剧才浪漫。看不出科幻设定的必要性,和星际牛仔一样的老毛病。(科幻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自洽的科幻世界观,嘲笑这个诉求浅显的人,追求的内涵,也太虚无了。)

    19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答应我,听下去!

    23分钟前
    • 黑道少年沈來迟
    • 力荐

    节奏有点俗套,原创曲也看得出制作成本的上限,希望能有点睛之笔,不论其设定、立意、音乐还是剧情,基于这种非常规题材的作品,但凡某处有能人之所不能,相信都能使这部佳作化为神作。 不要像紫萝兰永恒花园,几乎无波。

    25分钟前
    • 零序曲
    • 力荐

    看了想给骨头打钱 于是下单了...灵能百分百的bd

    29分钟前
    • 非常好的油桃
    • 推荐

    追就完事儿,错过了星际牛仔、错过了混沌武士,你难道还想错过这部carole and tuesday吗?

    31分钟前
    • 冷毅
    • 力荐

    13年了,终于又在四月份感受到了当年NANA的悸动。想哭~

    3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感觉风格有点过头了,反而显二。双女主总让人想起nana,但又全不一样。

    40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哭了,指着这个活到了2019年。。。

    43分钟前
    • 未林
    • 力荐

    熟悉的转场,渡边式的浪漫,精细的作画(永远忘不了第一集开箱子的细节)和好听到哭的配乐,说是艺术品真的不为过。P.s.说低龄恶意一星的那位,怕是连5分钟都没看到吧

    47分钟前
    • yuli2333
    • 力荐

    竟然一路追完了,没那么大野心,是比较放松的剧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这番的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56分钟前
    • 小椰汁www
    • 力荐

    第一集剧情可以说王道/老套,如同京紫一样。但是成片韵味十足,carole的哼唱真的是灵魂击沉,我给满分也不怕骨头社骄傲,而且我有预感,后期的剧情也会越来越强!

    57分钟前
    • 荒川行者
    • 力荐

    画个纽约就敢叫火星,用个机器人手臂就是AI.... 二十年前的太空冒险是出世的潇洒,如今的城市追梦是入世的平庸。异乡打拼逐梦音乐友人携手是浪漫也是老生常谈,感动我的不再是创意,是细致的动态表情和流畅的动画线条,这是经年累积下渡边的只良不优之作

    1小时前
    • 巴比肯
    • 推荐

    B站用户至于吗,前两集歌也简单,还算可以。有必要一直awsl吗,小学生可能真的太单纯了吧

    1小时前
    • Shibaii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