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我们的父辈3

    我们的父辈3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其它2013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汤姆·希林,卡塔琳娜·舒特勒,米里亚姆·斯坦因,路德维格.特内普特,马克·瓦斯科,亨丽埃特·李赫特-罗赫,戈茨·舒伯特,希尔德加德·斯罗德,克里斯蒂安娜·保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艾琳娜·莱辛,卢卡斯·格雷戈霍威茨,马克西姆·梅米特,约翰娜·加斯多夫,Peter Kremer,特里斯坦·皮特,大卫·齐梅尔席德,乔尔·巴斯曼,Anne Diemer,卡瑞娜·普拉赫特卡,萨缪尔·芬齐, 

    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萧锋血战陈庄

    • 更新HD

      和平将军陶峙岳

    • 更新HD

      东进序曲

    • 更新HD

      峠最后的武士

    • 更新HD

      惊沙

    • 更新HD

      萧华挺进冀鲁边

    • 更新HD

      杨成武强攻东团堡

    • HD中字

      西线无战事

     剧照

    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1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2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3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4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5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6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16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17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18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19我们的父辈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  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便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

     长篇影评

     1 ) 重温我们父辈们的历史和思想历程

    朋友推荐,分三四天看了这部2013年的德国电视电影《我们的父辈》,共三集,每部一个半小时,合六集电视剧容量;加上随后的两集纪录片,重温了上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我们的父辈们的战争经历,令人震撼、启人深思,实在是很让人满意的观影体验!

    该剧2014年就引进了我国,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没看过?好在好作品不会过时,历史的反思与回顾永远有意义。

    据说全剧的筹备期长达十年,剧本系受导演父亲的日记启发而创作,编剧科蒂兹为了尽可能准确的还原历史,走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几位主演也纷纷探访父辈,他们的努力赢得了不少经历过战争的老人的尊敬,不少老人把自己私密的记忆都向他们和盘托出。《我们的父辈》拍摄辗转欧洲多个国家,拍摄素材长达150多个小时,经过长达一年的后期才完成公映。制作者的这种严谨的历史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创作精神值得学习。对照美国的电影《猎鹿人》、俄国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战争青年群像描写,去体会“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别有收益。

    推荐没看过的朋友观去看,爱奇艺、B站上都有,记着看完三集电视电影 ,还要看同名的两集纪录片。

     2 ) 《我们的父辈》(德剧)精彩台词集锦

    第一集 一个不同的时代
    1、据说,在死亡的那一刻,周围的一切将归于寂静。
    2、我们曾有五个人,五个朋友,我们想在分离前好好道别。--为我们干杯 --干杯 --干杯。我们在同一条街长大,从小时候就认识了,我们的家境和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一路走来还是成了很好的朋友。
    3、-- (Wilhelm) 战争会让一个男人成长。
         -- (Friedhelm) 战争也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4、-- (Greta) 好,我们来一起发誓:圣诞节我们在回到这,就这个房间。
       -- (Greta) 要活着。 -- (Wilhelm) 圣诞节柏林见. -- 圣诞节柏林见...
    5、我们曾是五个朋友,那时我们年轻,以为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整个世界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行动起来,我们无往不胜;后来我们才渐渐地了解了更多。
    6、1942年7月10日(苏德列宁格勒会战打响),这次的战争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部队大举进发,疯狂的速度,让我们越行越远。空间仿佛毫无止境,从未见过的风景,田野一直延伸至地平线的尽头,天空广袤蔚蓝,就像上帝想用他亲手创造的美景让我们深醉其中。
    7、-- 汗水。 --为了血而流。 -- 前进!
    8、1941年9月19日(基辅沦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我们俘虏了数十万俄国人,可是他们并不放弃,坚守每一栋房屋,这是一个巨人在倒下前最后的挣扎。我依然很乐观地认为圣诞时我们就能回家了,但是这场战争却和我想的不一样。
    9、(to Wilhelm) 我们该和我们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10、1941年10月7日,雨季开始了,洪水使一切陷入瘫痪,闪电战宣告结束,好像上帝也离我们远去,因为我们带来了所有的恐怖,也许这是一场最后的考验。
    11、 -- (Friedhelm) (to Wilhelm) 你还记得我们在柏林的最后一晚吗?我们五个人。我是对的,这场战争只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带出来。
    12、1941年12月,3米高的积雪,零下40度,水,转眼结成冰。进攻莫斯科失败,我们根本没有做过冬的准备,我们为自己在坚硬的土地土地上打洞,越深越好,像动物藏在洞穴里一样,害怕冻死,事情的发展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13、-- (Charlotte) 你为什么要帮我们?帮你的敌人。
             -- (Lilija) 我帮助人,您不是也这么做的嘛?
    14、(歌词)我小小的心脏,只为你跳动,倒数着时间直到你的归来,然后你把我拥入怀里;我小小的心脏,已经开始梦想幸福,在故乡期待你的归来,我知道你马上就会回来,深情地,你看着我,我们的嘴唇轻轻地碰合,我知道你就是我的男人;我小小的心脏,不能停下来,让我整夜无法入眠,跳着都是为了你;我小小的心脏,带着对你的渴望,如果你问我,它将告诉你,“是的,我属于你。”“是的,我属于你。”
    15、我们五个好朋友,整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行动起来,6个月过去了,一条生命。


    第二集 一场不同的战争
    1、1943年5月,两年前,我们在柏林道别,两年过去了,还没有结束。开始还只是一种感觉,而现在我明确地知道,德国军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2、怎样才能带着自己的兵去打一场明知没有人能生还的战役?战争的最终胜利如苍蝇一般,我们为它们献上身躯肉体。
    3、-- (Friedhelm) 你就是个混蛋,知道吗?
          -- (Wilhelm) 我不想让她还心存幻想。
    4、整个西西里岛就要失守了,为了半条街我的人都得送命。
    5、-- (Wilhelm) 你是对的,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 (Friedhelm) 是,我知道,但这改变不了明天得继续战斗的事实。 -- (Wilhelm) 直到全部倒下。 -- (Friedhelm) 对,直到全部倒下。 ...... -- (Friedhelm)只有战争结束了才会停,我们就是屠宰场的牲畜,今天还是英雄,明天就成了猪。 -- (Wilhelm) 这样没意义。 -- (Friedhelm)根本就没有意义,上帝抛弃了我们,现在只剩下我们了,没有该死的将军、元首,只有这些人。要是我们明天都死翘翘,好的,那也就算了。但是你得领着我们,我希望你领着我们。
    6、--(士兵)您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 (Friedhelm) 试着不要把自己当人,一些人变成这样,另一些变成那样,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人人都会变。 --(士兵)您怎么能幸存到现在? -- (Friedhelm) 希望倒下的是旁边的人,好士兵大多时候懦弱偶尔会勇敢。 --(士兵)那你不是一个好士兵。
    7、1943年9月,刚参军那会儿,我们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就剩你一个人了,只剩下你一个,自欺欺人了,那你还能为谁而战呢?
    8、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


    第三集 一个面目全非的祖国
    1、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
    2、三年前,我们开始对东作战,我们当时认为是为了拯救我们的人民,相反我们却给千百万无辜的人带来了死亡、痛苦和毁灭,过去我们被视作是英雄,如今却是杀人犯。
    3、1944年4月,我们又回到了这里,三年前一切开始的地方,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筋疲力竭,红军驻扎在维斯瓦河畔,不久华沙就会沦陷,这场战争大势已去,但却仍未结束,我弟弟说的对,我们是巨大屠宰场里待宰的牲畜。
    4、1945年2月,苏联红军跨过奥得河,距柏林还有不到100公里,战争不久就会结束,在即将结束之时,希望将要实现,我反而胆怯了。
    5、1945年5月,4年前我们相互道别,我们是5个好朋友,我们以为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现在战争在开始的地方结束了,在柏林,或者说在柏林的断壁残垣中,不久将会只有德国人了,没有纳粹了。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6、我把它保存起来了,我并没有针对他们,我一直试着去帮助他们......看看......犹太人。
    7、-- (Wilhelm) 你活下来真好。敬Friedhelm和Greta.

     3 ) 关于电影的一些疑点和细节

    1. 关于主角对战争看法:
        一开始威廉汉姆显然是标准德国军人的想法,服从命令,珍视自己的荣誉,为国家而战。枪杀苏联政委那段应该是上峰的命令,基本上红军政委被俘之后都会被枪杀的,和后来红军的命令相似:党卫军一经发现无需审判直接枪毙。 这个有意识形态的原因(小胡子仇视共**党,犹太人和党是一起出现在最卑鄙人名单中的),也有瓦解对方俘虏的因素(干掉政工人员)。 并且威廉汉姆不是很瞧得起党卫军,但是党卫军权利太大,所以上尉也劝他不要惹怒那些人。 还有就是1941年的时候上尉还让威廉汉姆把政委带到僻静处枪杀,反正部队染上过于残暴的气息。这些都是德国国防军的特质,至少在西线还没有丢失,很多英军战俘还是得到了日内瓦公约规定的待遇,但是到了东线之后这些战争中仅存的人性就在无休无止的杀戮和仇恨中烟消云散
        可能是剧情太短所以很多情节的确过渡的比较突兀,比如威廉汉姆昏迷醒来的那段。
         后面主角没被枪毙而是进了缓刑营也是合理的: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德军兵员已经不足,所以就让这些“国家的垃圾”去当炮灰。
    2. 弗雷德汉姆的变化:
         个人感觉弗雷德汉姆是剧中最成功的一个角色:由一个厌恶战争活在书里的孩子到认识战争面目但是无力改变的战士到没有完全麻木在良心和酒精中挣扎的人再到最后让人惋惜但又无可避免的结局。
         其实弗雷德汉姆一直都是最清醒的人,从一开始就看清战争的本质,比起哥哥威廉他更加痛苦,哥哥是迷失的痛苦,威廉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他想逃避现实。但是弗雷德汉姆在进攻电报站前说的“知道我是对的又怎么样,你依然改变不了明天我们死一半人进攻的事实”.
         弗雷德汉姆的结局也是注定了的。他作为一个部队的指挥官,即使投降结局无非就是被枪杀或者弄到西伯利亚挖矿喂狼。几十万德国战俘或者回去的不过5万。战死一方面维护了他作为一个战士的尊严另一方面也许那些孩子会因此而的到赦免。苏军尤其是二战后期军纪不比德军好多少,不用说在德国的种种暴行(可以算作是上帝对德国人的惩罚)。 但是苏军在东北的暴行我想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没有什么绝对的正义,国家不够强大她的人民就会被侵略者蹂躏。
    3. 波兰人对犹太人的态度
         很多人惊诧于波兰人也屠杀排斥歧视犹太人。这的确是事实。虽然很多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是波兰人哪怕在德国占领华沙之后还帮德国人一起屠杀犹太人,他们同样认为是犹太人抢了他们的工作掠夺了他们的财富。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下资料,二站前波兰犹太人的比例,好像二战后只剩下几百个人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波兰人的暴行。
    4. 为什么那个十恶不赦的盖世太保马丁没有得到审判
        重复一次,没有绝对的正义。为什么马丁还能继续得到工作?因为美国人需要他,及时美国人知道他手上沾满了鲜血。永远不要指望别的国家帮我们伸张正义,因为所有国家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731部队指挥官石井四郎那个混蛋还不是在日本安度晚年?因为他有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的到的数据,因为美国人需要他!
        影片名“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我想并不只是指五个主角,马丁也是其中之一,那个占据了犹太人房子战后还理直气壮的像孩子们宣传反犹思想的母亲也是,我觉得这点位影片加分不少。这个就是德国战后反思的基础:我们的父辈到底做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作为后辈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德国人选择了直面历史的态度,战争可以一夜间结束,但是对于犹太人的歧视不是一夜间结束的,父辈们的罪恶也不是一夜间就消逝的,德国也不是一夜间就醒悟到战争的他国对自己的伤害的。于是德国政府帮助犹太人追查战犯,资助以色列人到德国作证,于是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一直持续到80年代。
         也许马丁会得到他应有的结局,也许他可以永远逃脱他的罪责,但是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很多人的父辈。历史是无法掩盖和逃避的,这比一个快意恩仇的结尾更令人深思。
    5. 夏洛特
        夏洛特这个角色也非常的引人深思:她善良,但是出于对祖国的“责任”他举报了莉莉娅,但是当她发现这个所谓的“责任"带来的是什么之后她人性的一面促使她最后不顾自己试图保护那个乌克兰的女孩。德国人非常的理性,忠于自己的责任,但是二战中德国做出的种种反人类的行为却也是出于盲目的服从。 朗读者中的汉娜史密斯作为集中营看守她一直认为她的任务就是看好犯人不能让他们逃跑,哪怕在审判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于是德国人二战之后开始反思他们的方向。只有敢于面对自己最丑恶的历史的民族才能真正走出历史的阴影!
    6. 电影太压抑
          作为一部反战片,电影不可能让人热血沸腾。很多时候这就是现实,不是童话,葛雷德再也等不到男友的到来,因为她知道那个盖世太保的罪恶,即使她帮马丁签了那个帮助过犹太人的证明,她也会被枪杀在美军到来之前。导演还是试图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温暖的奇迹,比如莉莉娅救了夏洛特,威廉汉姆回到了德国,波兰游击队长放走了犹太人。 这部片的主题超越了战争本身。战争没有胜利者。当仇恨交织在一起无法解开时,也许我们应该放下仇恨向前行。


         感觉国内的抗战片还没有摆脱仇恨的主题。我想我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我们曾经的苦难,但是如果整个民族活在一种疯狂的复仇火焰之中,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我想我们要记住的除了我们所受过的苦难,更要记住的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一个每个人都认真尽好自己的责任理性的社会,那么我们还将遭受这些苦难。我想我们要记住的不是如何去复仇,如何去把我们曾经的苦难远远本本的奉还,而是要记住的是永远让真理在我们大炮的射程内,要记住的是我们要强大到对手不敢有对我们的妄想与企图。 我更希望我们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曾经的黑暗历史,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一个强者。

     4 ) 转一篇Economist影评《帝国风雨后,战争中的一代》

    帝国风雨后——战争中的一代

    这部关于战时德国的最新短剧引起轩然大波
    2013年三月三十日,柏林来稿

    加入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

    电视台常常播出反思纳粹时代以及二战的节目,德国观众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但其中几乎没有哪个能像这部三集短剧《我们的父辈》在三月中旬播出时一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内容上本剧追随五位情同手足的德国青年在1941到1945年间的人生轨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每晚平均收视人群达到了760万。一时间,德国二战一代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史无前例地成为大众焦点,成了访谈节目和报纸追捧的对象。那些老人曾多年默不作声,无人问津,而如今要却面对许多追问,例如,战时的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实际中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否亲眼所见那些战争暴行。那些关于究竟是谁犯下了战争暴行的问题也重新浮出水面,这更加令人棘手。

    第三帝国覆灭已近70年,但是德国人仍然不得不时刻反省这个国家的纳粹历史。“这不再是关于内疚负罪,反而成了一种集体责任,” 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历史文化研究教授Arnd BauerKaemper说道。《明镜》周刊的文章写道,尽管毫无道理可言,但在他人怀疑的目光中,德国人仍被视为特殊群体,历史的局外人,他们无法自制,必须经常反思来防止自己走极端。《法兰克福汇报》上一篇针对本剧导演Nico Hofmann和一群德国青年的访谈文章标题中写道——“这一切永远不会终结”。

    诸如《辛德勒的名单》、《大屠杀》之类的影片,美国拍的电视剧,德国拍的再现希特勒最后时光的《帝国的毁灭》等等,都在德国引起了的短暂的轰动。但这些全都没能激发起当代人和上一代人之间的讨论。《我们的父辈》在提醒大众,这已经是他们与战争幸存者之间进行对话的最后机会了。

    对于做好准备现在要来发言的二战幸存者来说,似乎实际上是其他人而非他们自己犯下了那些战争暴行。那些九十多岁的幸存者现在不是在讲 ”眼看着村庄在大火中燃烧” 就是在说他们是如何逃避消防队救火的责任。从这些讲述中最能够体现出来的,是1943年后德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已经接受了将会战败的事实。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全部原因,要么是出于孤注一掷,要么是为了身边的战友。作家 Dieter Wellershoff 作为嘉宾出席一期颇受欢迎的访谈节目时说道,1943年他18岁,正值德军在斯大林格林和北非惨败不久,他志愿加入了Hermann Goering的坦克兵团,那时他就知道自己献身的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Hofmann影片中的五个德国年轻人在此之前就得出了同一结论。他们就像是海洋中的一叶扁舟被浪头卷来卷去。片中有两个人作为士兵犯下了战争罪行,一个人处决了一名苏维埃人民委员,另一个人枪杀了一名犹太小女孩——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逼不得已的结果:要么服从命令,要么就地正法。真正的战争罪犯是那些在杀戮中狂欢,并为之找到合理借口的人们。本片招致一些批评说道,在悲痛的故事中讲述五个令人同情的年轻反抗者的故事,只不过是为战争中的一代人推卸责任提供了更多的借口。这一切永远不会终结。

    原文地址
    http://www.economist.com/news/europe/21574531-new-television-drama-about-wartime-germany-stirs-up-controversy-war-generation

     5 ) 伊恩·布鲁玛 :正常的纳粹from《上海书评》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3/16/1130139.shtml

     对于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视剧来说,《代际战争》(Generation War)是个奇怪的标题。此剧先在德国电视台分三集播出,最近在美国播出时改成了上下集的影片。德剧原名《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更能唤起共鸣,尤其是对德国观众。但实际上,即便原名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Philipp Kadelbach)是个七○后,他用的演员就更年轻了。也许应该叫《我们的爷爷和奶奶》更合适,就是听上去有点太煽情了,毕竟这是一部着力描述人们如何被一场野蛮战争吞噬的正剧。不过该剧的刻画方式在非德国观众中引起了相当的争议。

      该剧的主角是五个受过教育的柏林年轻人,没有一个是实打实的纳粹。他们都喜欢摇摆乐(第三帝国时期属于堕落音乐而被禁止)。其中一个小裁缝叫维克多,一头浓密的黑发,简直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犹太人典型。还有两兄弟威廉和弗里德海尔姆,他们1941年加入了国防军,正好碰上进攻苏联。威廉敏捷而阳刚,是块好军官的材料;弗里德海尔姆则正相反,书生气、敏感、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威廉的心上人夏洛特自豪地去东线当了军队护士。还有一个姑娘格蕾塔,她爱上了维克多,但又渴望成为玛琳·黛德丽那样的名歌手。她和一个盖世太保军官有染,希望能救维克多一命,同时帮助自己在第三帝国发展演艺事业。

      我们看到了这五个年轻人所有的冒险,剧情完全是按肥皂剧风格展开的,常常有匪夷所思的巧合。我们看到了战地医院中的恐怖场景,伤员们痛苦地嘶吼,当地(俄罗斯)护士们被当成奴隶般对待。我们看到乌克兰暴徒在德国人的监督下殴打犹太人,把他们赶出犹太隔离区的房子。我们还看到德国士兵射杀或吊死无辜的市民。我们看到维克多从开往奥斯维辛的火车上逃脱了。我们看到波兰叛徒和波兰游击队员,他们有些人既反犹也反德。我们瞥见醉醺醺的苏联士兵强奸了德国护士夏洛特。最后,我们看到一个嚼着雪茄的美国军官在战后柏林让前盖世太保军官(也就是与格蕾塔有染的那位)继续为盟军工作(负责处决格蕾塔),好像什么也没改变似的。

      上百万的德国和奥地利观众认为该剧棒极了。那么为何有那么多人大惊小怪,特别是在波兰,谴责该剧导演“篡改历史”?美国评论人比如《纽约时报》的斯考特(A. O. Scott)也批评此片制造了错误的道德等价,好像德国士兵和护士受的苦也等同于波兰或苏联敌人受的苦似的。这样看的话,《代际战争》似乎暗示了在任一方都有反犹的坏蛋,不管是在德国,还是在波兰或者乌克兰。所以我们应该为战争的所有受害者祈祷,让过去的成为过去。但这真的是该剧所要表达的一切吗?

      《代际战争》中讲述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尽管在剧中的表现有些肤浅。战斗场景是斯皮尔伯格式的,带着好莱坞噱头。我们没有看到德国人犯下的最恶劣的罪行,没有死亡集中营或是酷刑场景。这也许是件好事。在镜头中尝试表现毒气室(比如斯皮尔伯格)永远无法做到逼真,而且太容易陷入媚俗。观众们不太容易错过一个波兰囚犯诉说满载的火车开进集中营、空车离开这样的暗示。大屠杀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关注,以至于成为二战回忆的中心主题了。但它并不是大部分德国人的主要战争体验,这才是该剧的重心。旁白有时候是无名叙述者说的,有时候来自战争幸存者威廉,都很清楚地表达了德国人对欧洲的毁灭负有责任。威廉的弟弟弗里德海尔姆多次重复了该剧的另一主旨,就是战争带出了人心中最恶的部分。德国人东侵时以为自己是英雄,但结果却成了大屠杀凶手。

      除了唐突的巧合(五个朋友能在从波兰一直延伸到乌克兰东北部的绵长战场上相遇的几率有多大呢?),《代际战争》还有电视肥皂剧的其他特征。五个主角都长得好看。我们会喜欢他们,希望他们能活下来。剧里当然还有恶棍,比如盖世太保军官和残忍的纳粹凶手,强行命令不情愿的士兵们参与屠杀行径。这些人都长着坏人脸:要么是痘疤麻子,要么猪头猪脑,要么是金发禽兽。

      人们会说这正代表了可爱的普通的德国人被拖进了一场邪恶的施虐狂发动的战争,所以放过德国人吧。毕竟,他们当时没有选择。他们也可以被视作纳粹的受害者。但《代际战争》中描述的图景要更加复杂。剧中大部分德国年轻人——护士、士兵、留守柏林的人,其中包括维克多一家被赶走后搬进他家公寓的女人——都被纳粹宣传毒害了。即便是我们可爱的主人公们也不是那么无辜。不光是格蕾塔靠睡盖世太保军官来发展演艺事业,夏洛特也出卖了一个帮助过她的犹太护士,而天性敏感的弗里德海尔姆最后也吊死了游击队员、朝孩子开枪。

      然而还有一种方式来解读该剧。如果它讲的是可爱的德国年轻人在一场龌龊的战争中试图保持体面正直,那么结局很清楚,他们失败了。他们的道德被腐蚀了。如果主人公看上去像彻头彻尾的畜生那样坏,影片就不会有冲击力。而事实上,我们的爷爷和奶奶很有可能会变成叛徒、机会主义者、杀手,这是该剧传递的很重要的信息。影片试图要理解而非谴责,这并不是要为第三帝国开脱,相反,它表达了在一个肮脏下流的体制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电视迷你剧有时要比其他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更有效,这不光是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观众。剧中的人物会随着时间而变得亲切熟悉,我们像是与他们生活在一起。那些对美国迷你剧《大屠杀》(1979)的粗俗描绘不屑一顾的人低估了其影响力,尤其是对德国观众的冲击。那些受害者以及一些杀手突然有了一张人脸。电视剧的平庸也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因为主角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电视剧不会像“六百万人丧生”那样抽象。

      但为何波兰人认为该剧对波兰游击队的描述是“篡改历史”呢?许多波兰人,包括游击队员都反犹,这是无法否认的。要说所有波兰人都是犹太人的英勇保卫者,那才是篡改历史。《代际战争》中也有波兰人帮助维克多逃跑的情节。事实上,影片很好地观察到了游击队面临的道德困境——杀掉德国人来为无辜的波兰人报仇是否值得?

      不过波兰人的批评也有一定道理。不管波兰人、乌克兰人以及其他外国人如何糟糕,一部德国肥皂剧提到东线时也最好不要强调这些。还有更重要的严肃问题,那就是如何平衡。故事中的非德国人——从反犹的波兰人到乌克兰暴徒再到抽雪茄的美国人,基本上都带有负面色彩。影片没有说他们跟德国人一样坏,或是跟纳粹罪行沆瀣一气。但观众很容易会产生这样的印象。雇用前盖世太保军官(这有时的确会发生,因为他们认为盖世太保追捕共产党人更有经验)的美国人是片中唯一出现的美国人,而且他还必须要抽上一根大雪茄。波兰游击队员看上去像一群脏兮兮的贱民(要在树林里活下来大概只能如此),而德国士兵们在前线战场的冰冻废墟里看上去还挺光鲜的。俄国士兵只能从远处看到,要么在朝德国人射击,要么在猥亵妇女。

      于是你会有一种感觉,不管希特勒的德国犯下什么滔天大罪,你还是宁愿和好看的德国主人公在一起,也不要去搭理那些脏兮兮的外国人。再重申一遍,影片中没有任何暗示要为德国洗脱历史罪孽。但我们被引导着去喜欢一些犯下罪孽的男男女女。除了被德国护士出卖的俄国犹太女人以及一两个波兰人,其他外国人都是乌合之众。

      也许英文片名根本没错。因为该片的背景正是德国几代人的冲突。战后第一代人常常谴责他们的父母辈。对长辈进行道德审判加上全民的自我仇恨,成为了1960年代抗议活动的一部分,最后导致了红色军团的可怖暴行。《代际战争》表明这一特定的代际战争现在也许结束了。德国六八后可以与祖父母辈和解,同时承认他们犯下、或以他们之名犯下的罪孽。

      我们不应为此谴责他们。年轻的德国人不应承担他们祖父母辈的愧疚重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的德国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尽管她带着二十世纪历史的深深异常。声称战争会带出我们所有人心中最恶的部分,这会增加正常感。但它也不完全真实——有时战争也会激发人们心中最善的部分;而且也不恰当,因为不光是战争让德国人变坏,还有一个政权,一种意识形态,一个腐烂的社会。这可不能怪外国人。

      (盛韵 译)■

     6 ) 向《我们的父辈》致敬

     每年反法西斯胜利周年纪念,西方战胜国,总会拍摄一些记录片或者影视作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做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保持了从高中到现在人到中年一直在二战题材上长久“追剧”,包括研究二战的书籍、回忆录、记录片、影视作品(国产抗战剧属意淫产品,侮辱智商及篡改历史,幸好国产剧走不出国门,丢人现眼范围还不算太广!),当然,年龄增长了阅历增加了,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对于二战的胜利也已经没有了年少时正义与真理最终胜利的喜悦,这个胜利对于自由世界,是利用一个极权战胜另一个极权,对于东方的百姓,不过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今年5月,很偶然的在“人人影视”下载了一部好片,《我们的父辈》,难得一见的德国人拍摄的二战题材电视MINI剧,三集,每集90分钟。 故事描写了5个德国年轻人,在苏德战争开始的1941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的遭遇。五个年轻人分别是二个国防军(哥哥是中尉弟弟是士兵),一个战地护士、一个犹太人、一个德国乡村歌手。五个好朋友中有二对恋人,国防军中尉和战地护士、犹太人和歌手。兄弟俩奔赴战场前,五个好友还快乐的聚会,大多数人乐观地相信最迟圣诞节就会结束战争,只有忧郁的弟弟悲观地预言:战争会让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果然,战争挟持了所有的人,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协着,沉伦。
            
             我一直认为,所有的战争片的主题只有是反战的,才是道德的。(最痛恨的场景,是小战士以撒娇似的口气对首长说,首长,什么时候能上战场啊?首长笑咪咪地抚着战士的头,着急了?放心,有得你打的!)《我们的父辈》中的战争场面,残酷而血腥。滚滚的战争车轮,就象一个大绞肉机,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只留下黑压压的苍蝇在草草掩埋的仍旧汩汩地冒着血的大地嗡嗡狂欢。战场就是屠宰场,每个血肉之躯都是待宰的羔羊。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有任何意义的逝去了,不论是想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有块土地娶妻生子的德国农民,还是想赶在夏季开学之前到德国大学去读哲学第系的65岁德国母亲的老来得子。战争摧毁了一切温情,剥夺了人的尊严、理性、信仰,做人的底线一降再降。战争对于被侵略国的民众而言,更是灭顶之灾,影片中有很多杀戮场面,不煽情却令人冷汗直冒,被俘的苏联军官、犹太女孩、为报复波兰游击队而选中杀一儆百的波兰男孩……全部一枪毙命,而最震撼的是在死亡之前,每个人,不管是苏联军官波兰游击队员,甚至是犹太女孩和波兰男孩,虽然发抖却一个都没有求饶。毫无疑问,每个人都目睹了太多死亡,所以一旦轮到自己,根本就不存在逃脱的幻想。
         
            任何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可能没有丰满的人物,剧中的五个主人翁,虽然性格迵异,但至少热情、善良,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然而在战争的狂潮中,个人的命运根本掌握不在自己的手中,在各自的挣扎求生路上,不管最终死去的还是侥幸活着的,所有的人已面目全非。其中,兄弟二人性格发展、最后的命运,尤其让人唏嘘。
           哥哥Wilhelm在剧中是作为叙事者来讲述五个人的命运的,他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英俊整洁、严谨克制有责任心。他是德国国防军不是盖世太保所以他希望战争就是战争,不要滥杀无辜,他有着做为军人自己的底线。当他手下的战士一个个在眼皮下眨眼逝去,残酷而荒谬的现实让他彻底醒悟,他做了逃兵在乌克兰的乡村捕鱼烧饭活一日算一日,被抓捕后侥幸逃脱死刑变成缓刑(估计是德军人员伤亡实在太大,所以有生力量再不能随便损失),他顽强地活着,忍受着变态的上司的折磨,尽他的能拯救无辜(拿着汽油桶遵命烧掉乌克兰普通农家,看到和善的老夫妻二人终究不忍下手,宁可承担不服从的后果)。而因为他的本质是强大的,所以那个上司虽然想凌辱他却总是不得手,最后上司趁着酒劲想加害他时,反被早有防备的Wilhelm所杀,再次逃亡。
            弟弟Friedhelm却是一个矛盾纠结的人物,看完后怅然不已,郁闷难忍。Friedhelm本是一个书虫,在入伍时候不忘在包里塞上书。哥哥说:战争使男人成长。他却说:战争会把我们最差劲的一面呈现出来。在一群被极权控制的宣传机器洗脑的”群氓”中,只有他一开始就敏锐地看到战争的本质也因此被排斥甚至被“殴打”,初上战场,他的眼神悲悯而清澈,他努力保持人性的纯良与慈悲,在哥哥受命枪杀被浮苏联军官后,他的眼神是投向哥哥的无声的谴责,在亲眼目睹乌克兰犹太女孩被盖世太保射杀,他的痛苦无以复加,这是一个完全疯狂的世界。
             同时他又是懦弱的孩子气的,严厉的父亲看不起他的善良他的怀疑精神,而母亲偏爱着小儿子临别嘱咐大儿子一定要让弟弟活着回来,再加上上面还有一个这么“主流的”优秀的哥哥,这样的家庭小生态注定了弟弟最初的性格。他满心不情愿地走上战场,然而已不可能独善其身。他玩世不恭地对待战争,所以他故意在敌机夜晚侦察时猛吸一口烟,引来敌机的轰炸。(我想在他的心里,这还是别人的战争,与他无关。)
           哥哥有点说对了,战争让男人成长。虽然这个“成长”,是指泯灭良知,为了保全已方的生命,无所不为。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Friedhelm的柔软的心一点点钝化。他是聪明人,一旦当他明白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立即转变为生存主义者。在苏联的沼泽地,Friedhelm最先建议用俄罗斯的农民开路排雷(此时,换哥哥惊诧地看着弟弟),“战争会把我们最差劲的一面呈现出来”成了对他自己的预言。他真正参加了这场战争成了一名优秀的德国士兵,也一点一点丢掉了自己的心。死亡已经拉开序幕死神已经紧紧跟随,因为你的心被消灭了,你的思想被消灭了,那么你还存在吗?
           但是这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心灵枯萎了了,还是身体还是本能地要活下去的。即使目睹哥哥被炸死(实际没死),他疯狂地冲进苏军的电报站,但此刻他是想活下来的,所以当苏军卷土重来,他穿上死亡苏军的衣服,仗着会俄语的优势蒙混逃生,却差点死于自己人的枪下。
           重伤的Friedhelm回到德国,父亲冷言相对,母亲喜极而泣,街边咖啡店的无知少年羡慕他的军功章问长问短。伤愈后他扔下哭泣的母亲决定回到前线。他决心为了德国而战。在大厦将倾之际,向死而生。回到战场的弟弟冰冷、残酷,如一具行尸走肉,毫不手软地杀死少年、绞死因游击队而被报复的民众,冷漠地对待做为党卫军的德国刽子手但执行他的每个命令,他的眼神没有一丝生机,没有乐趣,也没有痛苦,他把自己彻底地变成了最可恶的德国纳粹。唯一能看出原来的一点点人性力量的,是杀死党卫军放走好友犹太人维克多。本片中人性的复杂,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死显然在自己的计划当中(因为他本性的善良、因为他心里善与恶的交锋,他是不可能原谅这样的自己这样的恶的。也因此真正恶贯满盈的纳粹战后反而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工作人员),战争马上要结束了,他告诫12岁的德国童子军投降苏军不要送命,在五个朋友的合影上给朋友写下遗言请老头战友转交(很写实,到战争的最后阶段,有经验的,壮年的德国战士死的差不多了,老头和孩子也上了战场),自己自杀似地冲入枪林中,中弹身亡。临死,他的眼神终于回复了年少时的清澈无辜。
           弟弟的生命是个悲剧,而因为其原本的美丽,这个悲剧更让人心痛。当然 这个悲剧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所有德国人都还对一战后德国做为战败国的命运记忆犹新,所以,德国很多知识分子,在1943年明知战败不可避免,却主动报名参战,这是当时社会整个的大的背景,脱离开这个背景人物的心理转折就不可理解。但为什么弟弟不能象哥哥一样实现自我救赎?同样的背景但还是有个体的选择,弟弟和哥哥一样是有独立思辨能力的人,甚至他比哥哥更早看穿真相。但弟弟不具备哥哥的成熟与骨子里的坚韧,所以他不能一直守护好自己的底线自己的心。战争释放了他心底里的所有的恶,这种恶也是大多数正常年代里本应善良正直勤劳思辨的德国民众心中的恶!
           

           总体而言,《我们的父辈》是很有诚意地对待那段历史的。影片的开始是以苏俄战争为起点,已经很了不起。因为众所周知,欧洲战场公认的二战起点是以苏德共同入侵波兰开始,两国共同瓜分了波兰。甚至并没有着力描写苏联红军反攻德国本土时的烧杀抢掠,对德国包括东欧妇女的一路轮奸。个人认为,哥哥战争后期被俘进入苏联“古拉格”(劳改营),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劳改,十几年终于回归德国,才更有代表性。但显然德国制片方要更克制一点。(当然,我并不认为苏联把战犯送到劳改营是不对的,美国人也建立了臭名昭著的莱茵大营。既然做了恶,必须受到惩罚,才会不敢再犯!以德报怨,只会让侵略者认为自己本就没有错。这一点,中国人比谁都明白)片中表现的整个东欧百姓的反犹、波兰人的游击战导致党卫军的报复,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德国人在为自己辩护,不过我认为这确实是历史的事实,战争的本来状态。在描写犹太人和波兰人,制片方应该是动了点心思的,德国犹太人(五个朋友之一的Viktor)、波兰犹太人(医生lilya)在片中的形象都是聪明、勇敢、宽容、理性,和Viktor 一起逃出运送犹太人到集中营的火车的波兰女孩,也被塑造的坚强、果断、机智。我想,充分体现了德国人对被侵略的、被侮辱的赎罪心理。
            以一个战败国的角度来记录历史,自揭伤疤,而且是外科手术般地大动作,向后代向世人展示自己民族曾经犯下的涛天罪行,以教育后代,永不再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人真是让人尊敬。
            多么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史诗般的影视作品,不管是关于抗日战争的,还是关于那场大饥荒关于文革的。
            往事并不如烟!

     7 ) 战争,埋葬了多少美好?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无数的解读,无数的诠释。政客们说是利益的争夺;人性论者说是人性中潜藏的恶的爆发。但是一次次战争被华美的说辞包裹着,哪怕最清醒的人也会迷失。荣誉、英雄、美好的未来......这些闪耀着光芒的词汇,把战争的残酷完美的遮蔽了起来,让无数的青年自觉的进了绞肉机而不自知。

    片中的哥哥,本质上是一个简单的人。初期也按照社会的要求得到了认同,如果德军不断的胜利下去。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反思其行为本身的正当性,不会评估自己所为的价值。问题是,德军败了。当失败不可避免的时候,飞蛾扑火的牺牲还有什么意义。送死的价值在哪里?当所谓前途,所谓荣誉崩坏以后,这个简单的人,所有行为只是为了生存。他也许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

    弟弟是一个理性的人。对战争的荒诞,对人性恶的一面,早有认识。但是身在其中,又能改变什么?一次次的濒死体验,彻底的麻木了这个年轻人。眼中的质疑和不屑,渐渐被空洞取代。当一个所谓出色的兵,很容易。不怀疑,不思考,不经大脑判断的严格执行那些无所谓哪里来的命令。一如《兄弟连》中,史毕尔教育胆怯的新兵,把自己当成一个将死之人,没有怜悯,没有痛苦。一个人也许可以短时间的强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认同的事情,但也必须承担这些行为对内心的反噬。一个自认必死的人,在生的希望面前也许才会真正恐惧。死,是一种承担,也是一种解脱。

    歌星,是个活的很真实的人。勇敢,愚蠢,虚荣,善良......当你的一切都来自于别人的赏赐的时候,你能做的要么放弃所有,要么全心讨好。无心放弃,又毫无理由的去挑战上位者的耐心。被残忍对待也在意料之中吧!天真而任性的性格,在乱世之中,足以致命。

    护士,一直没活明白,不过总算是活下来了。一直纠结在,被灌输的信条和人性之间。之前坚持的,之后被自己一点一点的违背。假若没有战争,没有纳粹的鼓吹,本该是一个抱着一点小善良幸福度日的家庭妇女。她能活下来,算是一点安慰吧!

    犹太人,唯一一个真正的求生者。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求生。虽然目的达到,但战争带走了他除了生命的一切,家庭,爱情,友情........片子的最后一段给了他。让我们看到的一个躯壳在尘土中追寻灰飞的一切。

    好的战争电影,总是让人痛恨战争的。个人认为,一个社会对战争的反思程度,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战争的存在,本身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挑战。战争的残酷,生死是其一,人性的泯灭更加可怖。连恶狼也选择远离。
    看完全片,不得不思考。有句古话杀人一万,自损失三千。假若大战来临,你我该是属于那一万分之一还是那三千分之一,又或者是剩下的那具空壳。

     短评

    第一次从德国人的视角看二战,同样十分震撼!战争能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挖掘出来,直至失去人性!

    9分钟前
    • wind288
    • 力荐

    “战争最大的胜者是苍蝇,人类的血肉喂饱了它们。”

    10分钟前
    • 白熊启动子
    • 力荐

    好评!编剧睡醒了的故事是多好啊!

    14分钟前
    • HestiaGnade
    • 力荐

    第三集哥哥拿着汽油执行命令去烧波兰老夫妇的房子,当他走进老人,老人满脸褶皱问他需不需要一起吃喝点什么的时候,那个瞬间是最让我感动的。

    15分钟前
    • bathball·巴思柏
    • 力荐

    如果你要用好莱坞火爆大片的兴致来看本作,那你百分百会失望。本片从头到尾一直很压抑,和《从海底出击》有得一比。五位主人公五种不同的视角,相互独立却又共存,其实纳粹军官马汀可说是第六主角,他代表了虽然邪恶、但被包庇的那类。第三集没有冤枉波兰人,整个欧洲都在反犹,远不止德国。

    20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战争是残忍的 没有经历过的人 怎么有资格说风凉话 没有亲眼看到死亡 怎么会拼命求生

    25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几乎完美的电影。但德语片名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还在父亲前面,(不懂德语,查翻译软件的),不知道为啥我们直接节译为《我们的父辈》?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后面的人。而且这个片名也导致我在观看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个主要讲战场和男人的电影,没想到女性在电影里戏份那么重。

    28分钟前
    • 花边阅读
    • 力荐

    战争只会揭露我们最差的一面,起初以为是拼搏,最后沦为无望的等待,几代年轻人变成时代洪流里的殉葬品。

    29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一代人,分不清真假、辩不明善恶。最厌恶战争的一个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最坚定果敢的一个成了迷茫的逃兵,最渴望报效祖国的一个为了敌国护士留下,最骄傲光鲜的一个困于阴暗牢笼里凋零……战争一起,人性首先被牺牲,继而正义真理等也难以幸免。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们的父辈的故事

    34分钟前
    • 麦琪不爱吃芋头
    • 力荐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无胜者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不愿上战场的没有回来,主动为国效力的被撕裂成碎片活了下来。弟弟最通透,大环境下的无力却一路自主选择直到死亡;哥哥崩溃的嚎叫像是一场巨大的梦魇。结合纪录片看,剧拍得真的非常克制严谨又沉痛。只有不曾经历过死亡与战争的人,才会高叫着将一切付诸于武力。到最后才发现,那年他们不到二十岁。

    43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深夜,把前天买的蓝光碟一口气给看完了。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48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一定要和幕后纪录片一起看。严谨的历史态度和克制还原叙事,想必德国人自己回顾历史内心同样痛苦,但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将父辈的苦难变成子孙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要美化战争、粉饰战犯。日本人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学习一下。

    52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五根主线的切口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男主和弟弟在战争中的生存之道与良知之间的权衡对比尤为精妙~~昨晚一口气看完,欲罢不能。。现在萎的一比。。。。

    53分钟前
    • leon_takeuchi
    • 力荐

    德语名叫《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是什么让译者直接省略了片名的一半?就算是译Our Elder Generation也不该译成父辈,第二性在简中语言体系里再次隐形。

    56分钟前
    • Shannon
    • 力荐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角有犹太人可避开了奥斯维辛、有军官士兵但没有过多的炮火硝烟。它始终关注着战争如何把人性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如何摧残那一代人。五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选择活下去未必比敢走向死亡更有勇气,可是内心终究有一部分已经死在1945年了。

    60分钟前
    • fiona
    • 力荐

    不知这部片怎么担当得了那么多赞美,整个欧洲战场东西战线上也能时常偶遇家书还还凭什么抵万金!

    1小时前
    • 大圆满
    • 还行

    日耳曼民族是个多可怕的民族啊。连反省都反省得这么帅。

    1小时前
    • 比多
    • 力荐

    胶片的颗粒感最适合战争题材了,德味儿,毒

    1小时前
    • 好想当反派
    • 力荐

    爱国有时候是件恐怖的事情,而战争的胜利永远属于手握权力的人。★★★★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